系慢性子宫颈炎的一种病理表现。宫颈部因炎症而鳞状上皮脱失,局部组织呈细颗粒状的红色区。此种情况可由各种病原体感染所致,也可由长期刺激损伤而致。加强妇女各期卫生保健是预防和治疗本病的重要措施。
子宫颈糜烂erosion of cervix
又称子宫颈假性糜烂。指子宫颈外口周围表面呈片状鲜红色,其与周围正常上皮间有一清楚的界线。有的糜烂面为颗粒状或乳头状粗糙面,亦可局限于宫颈前唇或后唇。正常子宫颈外口呈淡红色,黏膜面光滑。由于宫颈上皮长期浸渍在带刺激性的分泌物中,上皮浸软,脱落,此时称为真性糜烂,但很快由宫颈柱状上皮覆盖于该缺损处,因柱状上皮较薄,其下小血管透露而呈鲜红色,称假性糜烂。临床上所谓的糜烂即指此种状态。见于:
❶单纯性糜烂。炎症初期,子宫颈仅覆以单层柱状上皮,表面光滑。
❷颗粒型糜烂。腺上皮过度增生伴有间质组织增生,表面不平滑呈颗粒状。
❸乳头状糜烂。腺上皮向深部增殖形成皱褶,呈乳头状小突起。子宫颈糜烂除见于上述炎性改变外,亦可见于非炎症性疾病,如新生儿先天性子宫颈糜烂,青春期及妊娠期由于受雌激素水平的影响,致宫颈充血,腺体增生活跃,颈管柱状上皮伸展至宫颈外口,促使宫颈糜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