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松老人塔
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四砖塔胡同。 金、元时期,禅宗高僧万松行秀葬于此地,时人建塔以示纪念。明力历三十三年(1605)、清乾隆十八年(1753),均奉敕重修。 1926年,由叶恭绰先生主持重修砖塔,并在塔前修了一座小砖门和前殿。 塔高约5.6米,为八角七级密檐式。 塔檐下不施斗拱,塔檐为叠涩式。塔顶为八角尖式筒瓦顶,瓦顶上部为两层八角形刹座和宝珠构成的塔刹。整个塔玲珑小巧,朴实无华,别致端庄。略带收分的塔檐轮廊,使全塔又添得几分清秀、挺括的气质。 明刘梦谦有《万松老人塔》诗:“居然遗塔在,扰攘阅朝昏。草蔓萦萦合,松声谡谡存。传灯过佛祖,留字到儿孙。不读《从容录》,安知老宿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