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德谦1873—1935江苏元和(今苏州)人 曾任江浙两省通志局编纂,东吴大学、大夏大学、交通大学等校教授。著有《太史公书义法》、《诸子要略》、《吕代春秋通译》等。 字:受之、寿芝、益庵、益葊 别号:四益室、侠邨、益葊甫、隘堪、隘堪居士、隘庵居士 人称:益堪先生 孙德谦孙隘堪年谱初稿 孙德谦(1873—1935) | 吴丕绩 何广棪 | 学海1944年创刊号、1944年1卷6期 *传记文学1978年33卷2期,*民国人物 小传第3册第150页 |
孙德谦论孙德谦的目录学思想 清故贞士元和孙隘堪先生行状 | 柯 平 王蘧常 | 武汉大学学报1986年3期 广清碑传集第十九卷第1314页,民国人物 碑传集第630页 |
孙德谦(1869—1935)晚清民国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字受之、寿芝,号益葊、龙鼎山人、隘堪居士。雷浚弟子。清光绪十三年(1887 年)元和诸生。学古堂肄业。曾任直隶永年县紫山书院掌院,铨授训导。后入浙江盐道许贞干、江西巡抚吴重憙幕。反对新学,与友张尔田合作《新学商兑》,请立存古学堂,协教三年。后曾任江苏、浙江通志局纂修。辛亥革命后寓居上海,以力阐名教为己任。与张尔田时称“两雄”,加契交王国维又称“三君”。曾任吴淞国立政治大学等校教授,1928 年任大夏大学国文系教授,1931 年暂代国文系主任,一度主广州学海书院教席。博通经史、小学、校雠学、目录学,精治诸子学。骈偶文长于议论,气韵疏朗,与李详并称“李孙”。论学究心流别,治章学诚《文史通义》有盛名,时誉为当今郑樵。卒后大夏大学举行公祭,誉为国学大师。曾辑编《善夫先生集》《全金词》《古书录辑存》《九金人集补遗》《金源七家文集补遗》《金史艺文略》《吴彦高年谱》等。著有《诸子通考》《六朝丽指》《孙卿子通谊》《吕氏春秋通谊》《文选学通谊》《四益宧骈文稿》《孙隘堪所著书》等。 孙德谦1873~1935Sun Deqianmodern scholar and writer of parallel pro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