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课程Xueke kecheng
课程类型之一,指以学科为中心设计的课程。与活动课程相对,它由一定数量的不同学科组成,各学科具有特定的内容,一定的学习时数和学习年限。不同的学科有一定的排列顺序和联系。其教科书按学科编写,强调纵向发展的系统文化科学知识。教材根据每门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并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组织。学科课程起源于古代中国和古希腊。中国古代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欧洲古代的“七艺”(语法、修辞、逻辑或辩证法、算术、几何、音乐、天文学),都是当时学校设置的学科。17世纪时,捷克J·A·夸美纽斯提出设置百科全书式的课程,主张现实世界的一切知识都是有用的,都应该包括在课程之内;19世纪德国J·F·赫尔巴特又提出应当培养人的六种兴趣,相应地设置有关的课程;英国H·斯宾塞提倡实用科学知识,提出适应资产阶级新需要的实科课程,他们都是学科课程的提倡者和推动者。中国进入近代后,也采取学科课程论。学科课程在其演变过程中,先后出现了“科目本位课程”、“相关课程”、“融合课程”等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