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寿鉴古》清内府编。有涵芬楼1913年依据宁寿宫写本石印小本。全书共16卷, 收彝器600件,镜101件,分为48类。此书体例与《西清古鉴》一样,逐器绘出图形,详细记载器物形制,并对铭文稍加解说。书前没有敕编谕旨、 进呈表文, 也没有记载编撰诸臣衔名及编纂年月,故作者情况未详。因 《西清续鉴》甲编曾引用此书内容, 因此推知本书编纂在 《续鉴》之前。 宁寿鉴古十六卷 清乾隆间官撰。此编为清代乾隆间编成,据宁寿宫写本影印。卷首钤有“乾隆御览之宝”“天子古稀”“宁寿官宝”等朱文印。全书凡十六卷,著录之器,以汉唐以前为断。卷一、二为鼎,收器八十二件,卷三、四 五为尊,收器一百一十四件,卷六罍、彝、舟,卷七卣、瓶,卷八、九为壶,卷十爵、斝、 觚,卷十一觯、 勺、 卮、敦、 、 簋、 豆、铺, 卷十二甗、 镫、鬲、鍑、盉、 水鉴、匜, 卷十三盘、 洗、盂、瓿、缶、盦、奁、罐、臼,卷十四收钟、铃、铙、戈、弩等十种,卷十五、十六为鉴,通计全编著录七百零一种。其编制体例较《西清续鉴》更为严谨,可供考古者参考。传本有民国二年 (1913)上海“涵芬楼”石印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