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三保太监下西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三保太监下西洋 即郑和下西洋。 明永乐三年(1405),成祖遣内宫太监郑和(世称三保太监或三宝太监)率水手、官、兵二万七千余人,乘宝船六十二艘,远航西洋(今加里曼丹至非洲之间的海洋)。船队从太仓(今属江苏)浏家港出洋,遍历占城(今越南中南部)、爪哇(今属印尼)、暹罗(今泰国)、满剌加(今马六甲)、苏门答剌等地。 五年,返回南京。后郑和连续不断出海,前后共七下西洋,历时二十九年,远航亚非三十余国,十万余里,最远达非洲东岸、红海及伊斯兰教圣地麦加。 所乘之船,最大者长四十四丈,阔十八丈,可容千余人。使用航海图、罗盘针导航。 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达·伽马航行均早半个多世纪。随行人员马欢著有《瀛涯胜览》、费信著有《星槎胜览》、巩珍著有《西洋番国志》,记叙所到诸国山川道里、风俗物产等,颇有价值。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