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三国魏·何晏《集解》:(而立)“有所立也。”
“三十而立”是孔子提出的一种概念。他认为自己到了三十岁,便能立身行事,有道德修养和学识集累上有所成就。后因用为能立身行事或有所成就之典。
唐·孟浩然《书怀贻京邑同好》:“三十既成立,嗟吁命不通。”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