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瑟伦的救赎论
安瑟伦(Anselm1033—1109)是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奠基人,弗兰西斯派神学家和唯实论的最早代表,曾任英国坎特伯雷大主教,主要著作有《独白》、《论道》、《寻求自身证明的信仰》和《上帝为什么化身为人》等。
在哲学上,安瑟伦主张理性应当服从信仰,提出了著名的上帝本体论证明。在伦理思想上,他继承和发展了奥古斯丁的学说,提出救赎论,认为上帝是绝对的至善,它创造一切、决定一切,它的神圣意志是真理、秩序和人类道德的源泉与最高标准。人作为理性生物,具有思考和选择行为的能力,但健全的心灵、善良的意志和正确行为的标准却存于上帝自身之中,人类的灵魂和意志只有服从上帝的指引,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凡符合上帝指引的行为就是正义的善行,正义本质上是一种趋于至善的倾向性。人类生活的最高价值不在于自身的成就,而在于上帝所赠予的礼品。人类的始祖亚当由于误用自由意志而犯罪,丢失了上帝的最初礼品,所以人类天生便是有罪的,有罪就要赎罪加以补偿。但是,就人类的能力和补赎的性质来说,人无法做到赎罪。只有靠神人的死做出无限量的功德,再把他的功德转让给人类,才能洗涤人类的罪孽,拯救人类的灵魂,使人在来世重返乐园。这个神人就是上帝派来的儿子基督。人的各种道德行为都是在对上帝尽义务,破坏上帝创造的宇宙的完美和秩序,就是犯罪与不道德。人们与安乐做斗争,使它不致于诱惑和颠覆自己,就能在来世获得幸福和快乐,人在现世中进行品质修养,安于压迫,弃绝享受,不贪心物质利益,就是道德。安瑟伦的救赎论实质上是为宗教和封建主论证人与人之间的政治伦理秩序,这一思想后来成为基督教的正统教义,具有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