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三始
❶ 三朝。 指正月一日。{唐}{李义府}《在巂州遥叙封禅》诗:“三始贻遐贶﹐万岁受重釐。”{清}{顾炎武}《元日》诗:“留此三始朝﹐归我{中华}君。”《汉书·鲍宣传》:“今日蚀于三始﹐诚可畏惧。”{颜师古}注引{如淳}曰:“正月一日爲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始犹朝也。 ” ❷ 谓仪容端正,态度庄重,辞令逊顺。此三者为礼义之始,故称。《礼记·冠义》“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顔色﹐顺辞令”{汉}{郑玄}注:“言人爲礼﹐以此三者爲始。三始既备﹐乃可求以三行也。” ❸ 指第三个被贬官为{始安}太守的人。《梁书·裴邃传》:“由是左迁爲{始安}太守。{邃}志欲立功边陲﹐不愿閑远﹐乃致书于{吕僧珍}曰:‘昔{阮咸}﹑{顔延}有二始之叹﹐吾才不逮古人﹐今爲三始﹐非其愿也﹐将如之何!’” ❹ {汉}有“七始”之乐,取十二律之七律拟天地人及四时之始。以黄钟为天始,林钟为地始,太簇为人始,因称“三始”。 《隋书·音乐志中》:“《难书·律曆志》﹐天地人及四时﹐谓之七始。黄钟爲天始﹐林钟爲地始﹐太簇爲人始﹐是爲三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