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心理学美学
是一门运用现代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审美的创造者和欣赏者的行为和经验,研究他们的审美感受、审美经验、审美理想以及产生审美意识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结构的学科。它诞生于19世纪下半叶,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费希纳《美学导论》,倡导实验美学;费肖尔父子、立普斯、谷鲁斯主张移情理论;布洛《现代美学观念》提出心理距离说;弗洛伊德《释梦》;荣格《集体无意识的原型》主张性本能与集体无意识;鲁道夫·阿思海姆《艺术与视知觉》强调知觉完形建构作用;马斯洛《动机与人格》提出高峰体验。总结他们各家的理论,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
❶研究审美创造和审美欣赏的心理过程;
❷评价艺术美的媒介手段;
❸研究环境对艺术家和欣赏者的影响;
❹研究审美心理功能的个体差异;
❺艺术家的社会地位、文化素养、性格、气质、爱好对艺术作品的影响。我国这方面的有关著作有《文艺心理学》(朱光潜),金开城《文艺心理学论稿》,滕宗尧《审美心理描述》,劳承万《审美中介论》,高楠《艺术心理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