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稱“華掌書院”。宋代書院。原址在廣西桂林城區西南。宋景定三年(公元1262年)廣西經略禩孫建,擷取張栻、吕祖謙兩人謚號“宣”與“成”名之,並張其學說。理宗親書匾額。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監察御史林富集衆儒於書院,講論五經異同;聘經師五員,招諸郡成材生員三百人。清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改建於城西南錢伯花園故址,督學王如辰更名“華掌”。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巡撫李紱復其原名。十一年(公元1733年),奉敕擴建,專招全省童生,定額正課生二十五名,額外正課八名,附課二十名。課以“時藝”。光緒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裁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