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涂
❶ 山名。 在{河南}{嵩县}西南,{伊水}之北,亦称{崖口},又称{水门}。《左传·昭公四年》:“{四岳}﹑{三涂}﹑{阳城}﹑{大室}﹑{荆山}﹑{中南}﹐九州之险也。”{晋}{葛洪}《抱朴子·君道》:“{四岳}{三涂}﹐实不一姓;金城汤池﹐未若人和。”《后汉书·马融传》:“右矕{三涂}﹐左 {嵩岳}。 ”{李贤}注:“{三涂}﹐山名﹐在{陆浑}县西南。” ❷ 同“[三途]”。佛教语。《新唐书·傅奕传》:“{西域}之法﹐无君臣父子﹐以三涂六道﹐吓愚欺庸。”{明}{张居正}《答宣大巡抚言虏求佛经》:“示之以三涂六道之苦﹐诱之以人天福果之説。”《百喻经·夫妇食饼共为要喻》:“坠堕三涂﹐都不怖畏。”{清}{蒋士铨}《临川梦·谱梦》:“情将万物羁﹐情把三涂繫﹐《小雅》《离骚》结就情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