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禮俗類(下) > 婚育部 > 婚嫁 > 寮房 寮房 liáofáng 戀愛社交活動場所。舊時流行於海南黎族地區。黎語稱作“布隆閨”。黎女在青春時期,父母爲其另蓋茅寮讓其獨居,不同血緣的男子可進寮房與其玩耍戀愛,甚至同宿,父母不加干涉。若受孕,則擇一男子結婚。婚後三日回娘家,生兒女後才落夫家長住。此俗今已革除。參閱明·鄺露《赤雅·獞官婚嫁》。 寺舍 寺舍坐禅之室:隐室 僧侣坐关的房间:关房 僧众设斋吃饭和议事的地方:云堂 僧堂 僧人的住房:僧室 僧屋 僧舍 僧坊僧寮 僧宫 僧轩 僧房 僧居 僧廊 僧馆 僧庐 僧斋 石房 石屋 斋房 沙房 禅房 禅舍 禅扉 寺舍 雪屋 梵馆 梵坊 梵王宅 僧人的居室:蓬房 寮房 寮舍 云窗 僧尼长老、住持的居室:方丈(方丈室)上方 丈室 清静、干净的屋子(多指和尚或尼姑的住室):净室 僧道或隐者所居住的房屋:云房 出家人的栖身之所:云榻
另见:神职人员 居住 活动1 厨房 场所 ☚ 佛寺 宗庙 ☛ 寮房黎语称“布隆闺”。旧时黎族青年男女社交恋爱用的小房子。有大小之别,大者可住三五人,小的只能住一二人。一般建在寨中或寨子边缘地带,里面不设灶火,专供男女歇宿、对歌、谈情说爱。当女儿长到十四五岁时,父母便帮其搭建,供其居住并在里面跟不同血缘关系的男子来往,结交情人。 寮房黎语称“布隆闺”,意为“没有灶的房屋”。解放前海南岛黎族建于村边供青年进行自由恋爱和社交活动的房屋。 寮房见“隆闺”(2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