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联体系lead system
从人体表面记录心电向量图所需的连接导联线的方法,即为导联体系。最初的导联体系是以Einthover等边三角形学说为基础理论所提出的,由平行于X轴(左、右水平方向)、Y轴(上、下垂直方向)、Z轴(前、后水平方向)三个直交导联构成,并相继提出了等边四面体体系、立方体体系等。但实际上,Einthover的等边三角假设是有缺陷的,因为心脏并非位于体腔中心,它同各肢体间的距离也不相等、人体各组织导电性能并不是均匀的,故于1946年Burger等又对Einthover的假设做了修正,提出斜三角形学说,其后又有Frank等经大量研究,设计出比较接近实际的导联体系-Frank导联。该导联体系能较好校正心脏的解剖位置,较接近人体心脏电激动的真实情况,使用方便,故为临床上广泛应用。世界上报道的导联体系有20余种,如Grish-man导联体系、Simonson McFee和Parungat导联体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