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放驴
流行于冀中 带的吹打乐曲。结构短小,曲调轻快诙谐,演奏形式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气息。表现了喜庆节日时民间歌舞“跑驴”风趣而又欢快的情景。
《放驴》版本很多, 一般常见的是三个段落。第段慢板。第二、三段快板。只奏第一、二段时,称《小放驴》。第一段音乐具有浓郁的河北民歌风格特点,性格豪爽奔放,歌唱性很强,感情炽热。乐曲一开始第一个音的一声长音呼唤,既诙谐,又泼辣,表现出跑驴的特殊情景。主题旋律主要用管子与乐队的对仗形式,特别是乐队锣鼓的“抢眼”进入,使旋律对仗的特点表现得更为鲜明突出。在演奏上采用了一领一和相互呼应的奏法,民间艺人把它称为“学舌”。“学舌”有的是重复前面的乐句,有的是用不同旋律与前面相对答呼应。它主要是模拟前面乐句的腔调和情趣,特别是管子演奏时的滑音装饰使旋律更具有诙谐幽默的特点,显得饶有趣味。第二段快板,是乐曲的展开部分,主要应用民间鼓吹乐围饶中心音自由延伸展开的手法。这一部分旋律的特点一般有拖腔式与快板式两种类型。拖腔式的旋律进行有如戏曲唱腔中的紧打慢唱,节奏舒展,旋律变化游动比较自由,具有很大的即兴性。快板式的旋律进行,一般节拍为流水板或原板,乐句结构对称,比较规整,管子与乐队常相互呼应,情绪越来越热烈,直至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