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就业制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就业制度与就业有关的各种具体制度的总称。劳动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就业制度的性质取决于该国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中国的就业制度是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新中国成立后,曾长期实行过对城镇劳动力“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这种就业制度在当时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已不适应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要求。1979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对“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进行了改革。1980年8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全国劳动就业会议,提出了“在国家统筹规划和指导下,实行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方针(即“三结合”的就业方针)。各项具体的就业制度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主要有:(1)职业介绍制度。1990年1月16日,劳动部颁发了《职业介绍暂行规定》,规定各地就业服务部门根据工作需要设置职业介绍所,具体职责是执行国家劳动就业政策,提供劳动力供求信息,进行职业介绍,开展就业指导与咨询,组织劳务交流活动。(2)生产自救制度。举办劳动就业服务企业,承担安置城镇待业人员任务,进行生产经营自救。1990年11月22日,国务院发布了《劳动就业服务企业管理规定》,对劳动就业服务企业的管理工作作了全面的规定。此外,与就业制度密切相关的一些制度,如就业训练制度和待业保险制度等,也发布了有关的规定。 就业制度使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能够获得工作岗位和劳动收入的一系列规定、法律和政策的总和。在市场经济国家,就业制度是以劳动力市场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在这些国家,劳动力市场是调节劳动力供求关系、使劳动者获得就业岗位的基本途径。劳动力市场的一种主要形式是职业介绍所。最早成立官办职业介绍所的国家是英国,创办时间是1880年。1905年英国政府颁布《劳工失业条例》,规定失业救济委员会有权设立职业介绍所。1909年通过的《劳动介绍办法》规定职业介绍所由商业部管辖;后来成立劳工部,又由劳工部管辖。市场经济国家建立就业制度的目的,主要是对职业介绍所和职业介绍活动进行法律调控。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