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刺激征
尿频、尿急、尿痛都是与排尿有关的症状,习惯地被称为尿路刺激征。常见于泌尿道感染,但也可见于其它情况。
尿频是排尿次数频繁。在生理状态下,成人在日间排尿4~6次,就寝后0~1次,此种规律性个体之间差异很大。影响排尿频率的因素,除泌尿系及全身疾病外,也包括生理及精神影响。如情绪紧张、气候变化、饮料及食物不同都可改变排尿频率。如果病人白天有尿频,但无夜尿增多,通常不是器质性疾病所引起。尿频须与多尿相区别,尿频只是排尿次数增多,但每次尿量不多,因此尿总量并未增加; 而多尿则不仅排尿次数多,尿量也多。
尿频的发病机理:
❶膀胱容量减小: 包括膀胱内占位性病变及挛缩膀胱所致的容量缩小,或膀胱有效容积减小。
❷炎症性刺激: 膀胱炎症时,神经感受阈降低,尿意中枢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导致尿频。泌尿道其它部位的炎症、增生、异物,也可通过反射引起排尿次数增多。
❸精神神经因素: 精神紧张、与排尿有关的神经病变,均可引起排尿反射紊乱而出现尿频,如精神性烦渴症、神经性膀胱等。
引起尿频的病因有:
❶肾脏疾病: 肾结核、肾盂肾炎等。
❷膀胱及尿道疾病: 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炎症可由细菌、病毒引起,也可是非感染性的,如间质性膀胱炎、化学性膀胱炎 (环磷酰胺刺激等)。膀胱结石、膀胱结核所致的挛缩膀胱,膀胱肿瘤、膀胱内异物、尿道异物、狭窄等。
❸继发于泌尿系邻近器官的疾患:如盆腔及会阴邻近器官的炎症、肿块,阴道炎、精囊炎、盆腔内肿瘤以及增大的子宫(如妊娠)。
❹精神神经系疾患: 如癔病、神经性膀胱等。
尿急是指尿意一来即需立即排尿。尿急往往合并有尿频,但尿频不一定有尿急。尿急分两类: 一类与尿痛并存,常见于泌尿道炎症,特别是膀胱三角区粘膜发炎,只要有小量尿液充盈,即可产生尿急尿痛。或者是粘膜虽无重要病变,但尿的成分发生了明显变化,如感染性尿液,或有较强的酸碱度改变,对粘膜都有较强的刺激,膀胱结石或异物刺激也可有类似症状。另一类是尿急不合并尿痛,往往是由于神经因素,排尿反射不正常所致。
尿痛是由于炎症的膀胱自主或不自主的收缩、痉挛或是尿液流经发炎的尿道而引起; 前列腺炎也可导致尿痛。尿痛可表现为会阴部、耻骨上区挛缩样疼痛或在排尿时尿道烧灼痛。如尿痛程度重,每次排尿量很少则称为痛性尿淋沥。化学性膀胱炎或妇女在坐浴中施用化学药物均可造成尿痛或尿频。其它造成炎症性尿痛的原因包括老年妇女阴道及下尿道上皮细胞的萎缩或外伤性炎症。非炎症性尿痛往往是由尿路阻塞或尿道异物所引起。从膀胱颈至外尿道口任何部位的阻塞均可造成尿痛,包括膀胱颈肥厚、先天性尿道瓣膜、肿瘤阻塞及前列腺良性增生、尿道狭窄、尿道外口先天性狭窄及包茎等。重度血尿或尿液过酸偶尔也可产生尿痛,神经官能症病人亦可有尿痛。尿痛原因很多,往往很难根据症状的特点肯定其病因。在男性后尿道炎及女性尿道憩室炎,多在排尿结束时感觉痛,而有间质性膀胱炎者,排尿可使疼痛缓解。一般说如尿痛合并尿急,其炎性刺激部位在膀胱。如尿痛合并排尿困难,则炎性刺激部位在尿道,或尿路阻塞。尿痛的鉴别诊断主要依靠详尽的泌尿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