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上裂epispadias系一种男性先天性畸形疾病。临床表现为阴茎头呈扁平裂开,尿道口开口于阴茎背侧,严重者伴有膀胱括约肌发育不全,发生尿失禁。治疗:可行手术修补治疗。 尿道上裂epispadias系尿道背侧壁部分或全部缺如。男多于女。在女性尿道背侧部分或完全裂开,常伴阴唇、阴蒂分裂。临床上分阴茎头型、阴茎体型和完全型三种,以第一型多见,即尿道外口位于阴茎头背侧后方。治疗应重建尿道和恢复括约肌功能,手术在3~4岁时进行为宜。 尿道上裂 尿道上裂尿道上裂表现为尿道背壁部分或全部缺如,尿道开口于阴茎背面。膀胱外翻多并发尿道上裂。约30,000人中有一例尿道上裂,男女之比约为5:1。 男性尿道上裂按尿道口部位不同分为三型: (1) 阴茎头型: 此型最少见。阴茎体短小,轻度上翘,阴茎头扁平,尿道口位于冠状沟部,尿道口至阴茎头尖部有一浅沟,包皮于背侧分裂而堆积于腹面,多无尿失禁现象。 (2) 阴茎体型: 阴茎小而上弯,尿道口于阴茎体根部的背侧,自尿道口至阴茎头尖部有一被覆粘膜的尿道沟,包皮悬垂于阴茎腹侧,可无尿失禁现象。 (3) 完全型: 或称耻骨部上裂,尿道背壁完全缺如,膀胱直接向外开口,即尿道口位于耻骨连合部,膀胱颈部形如漏斗状。耻骨常分离并伴一定程度的膀胱外翻,故有尿失禁。阴茎短小、上翘,阴茎头扁平,包皮悬垂于阴茎腹侧 女性尿道上裂分为阴蒂型、耻骨联合下型及完全型。阴蒂分裂、阴唇分裂、阴唇分离与耻骨分离愈远,畸形也愈严重。完全型有尿失禁现象。 手术于4~5岁后进行。手术目的是重建尿道和控制排尿功能,可用膀胱颈部延长尿道方法来重建排尿功能,如术后仍不能控制排尿,须考虑尿路改流术。阴茎短小,发育不良,可试用1~2个疗程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 ☚ 尿道畸形 尿道下裂 ☛ 尿道上裂 尿道上裂epispadias先天性尿道发育异常。检查病人的尿道外口,见其开口于阴茎背侧,宽大呈喇叭状,其远端呈沟状,即为尿道上裂。其阴茎头,往往扁而宽,中间凹陷,呈铲状,阴茎短小,背曲。可伴尿失禁及膀胱外翻。尿道上裂可分为阴茎头型(阴蒂型)、阴茎型和全部型三种类型。必要时可经上裂之尿道口行尿道探子或试插导尿管检查。 ☚ 尿道异位开口 尿道下裂 ☛ 00005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