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屈佚”、亦稱“指佞草”、“屈草”、“佞枝”。傳說中瑞草名。太平盛世生於帝庭,主指佞人,佞人人朝則此草指之。《文選·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佞枝植,歷草孳”李善注引《田俅子》:“黄帝時,有草生於帝庭階,若佞臣入朝,則草指之。名曰屈軼。是以佞人不敢進也。”漢·王充《論衡·是應》:“儒者又言,太平之時,屈軼生於庭之末,若草之狀,主指佞人,佞人入朝,屈軼庭末以指之,聖王則知佞人所在。”晉·張華《博物志》卷三:“堯時有屈佚草生於庭,佞人入朝,則屈而指之,一名指佞草。”南朝齊·謝朓《三日侍華光殿曲水宴代人應詔詩》之五:“屈草戒諛,階蓂紀日。”北周·庾信《周五聲調曲·徵調曲二》:“屈軼無佞人可指,獬豸無繁刑可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