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地物類 > 山部 > 巖穴 > 巖3 > 巖岫 巖岫 yánxiù 亦稱“山岫”、“巖堂”。即山洞。《素問·六元正紀大論》:“松吟高山,虎嘯巖岫。”三國魏·曹植《七啟》:“出山岫之潛穴,倚峻崖而嬉遊。”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河水二》:“懸巖之中多石室焉。室中若有積卷矣,而世士罕有津達者,因謂之積書巖。巖堂之内,每時見神人往還矣。” 山洞 山洞岫(山岫) 崆(崆洞) 峒 硐 岩穴 岩岫 岩洞 岩堀 岩堂 岩窟 岩窦 山穴 峦穴 嵌岩 岩洞的美称:玉洞 山岩间的空穴:奅 高山上的岩洞:云窟 云构 云构 仙山的山洞:灵岫 在山坡上挖的住人的洞:窑(窑洞;寒~) 土洞:土窑 被雪封住的山洞:雪洞 云气出没的山洞:云窦 云雾缭绕的山洞:云洞(雾长~) 无水的山洞:眢窟 深的山洞:重岫 高山上的深洞:云穴 深暗的山洞:黑洞
另见:洞穴 山 空 ☚ 洞穴 距离 ☛ 000000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