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平声
音韵学术语。 ㈠《切韵》按平、上、去、入四声分5卷,因为平声字多,分为两卷,卷一为“平声一”或“平声上”,卷二为“平声二”或“平声下”。《广韵》承袭这种分卷的做法,但称卷一为上平声,卷二为下平声。 后世韵书多沿袭这种分法和名称。在这个意义上,下平声与上平声并不是不同的声调。㈡元明以下有的韵书、韵图以上平声、下平声区别阴平、阳平。如元周德清《中原音韵》以下平声为阴平声,以上平声为阳平声。 明戚继光《八音字义便览》将阳平声称为下平声,阴平声称为上平声。在这个意义上,下平声与上平声是不同的声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