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嶰谷遗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嶰谷遗风《嶰谷遗风》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吕氏春秋·古乐》:“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伶伦自大夏之西乃之阮隃之阴,取竹于嶰谿之谷,以生空窍,厚钧者断两节间,其长三寸九分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 又,汉·应劭《风俗通义·声音》:“昔黄帝使伶伦自大夏之西,昆仑之阴,取竹于嶰谷生,其窍厚钧者,断两节而吹之,以为黄钟之管。制十二筒,以听凤之鸣,其雄鸣为六,雌鸣亦为六,天地之风气正而十二律定,五声于是乎生,八音于是乎出。” 【释义】传说古时黄帝派伶伦到昆仑山之北嶰谷中取竹子,做成管乐器,定音律为十二,于是人们就有了五声八音。嶰谷的竹子传说做乐器最好,后人以嶰竹代称笛、箫等管乐器。嶰谷遗风则指黄帝为人们定下的十二律、五音、八声,即音乐中最基本的东西。 【例句】自嶰谷,起遗风,定雌雄,十二筒,律应黄钟,梅落江清吹三弄。(贾仲明杂剧《铁拐李度金童玉女》第一折[鱼游春水])这是金安寿家乐唱的歌词,唱出音乐的古源。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