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皮影
流行于川北山乡的民间传统表演艺术。俗称“皮搭灯”。川北皮影戏盛于明清,有皮影戏班在各地演出。剧本多出自《东周列国志》、《封神演义》、《聊斋志异》、《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杨家将》以及地方民间传说。其音乐来源有二,一是借用川剧声腔;一是借鉴佛、道以及民间小调的曲牌、锣鼓调。其表演特殊,由提手(拦门匠)操纵“皮影”雕板的三根木棍,边表演边唱念道白,多系一人独立完成。今健在的民间皮影艺人王文坤先生,自制雕板,集编、导、演一身。1988年,应奥地利政府之邀,率家庭皮影班一行三人,前往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参加世界民间艺术节,以精湛的川北皮影艺术绝招,获得奥地利国家文化特别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