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落於西藏拉薩西北瑪布日山上。布達拉或譯“普陀”,梵語意爲“佛教聖地”。據傳公元七世紀吐蕃贊普松贊干布與唐聯姻,爲迎娶文成公主,在此首建宫室,後大部毁於兵燹、雷火。十七世紀中葉,達賴五世受清册封後,由其總管第巴·桑結嘉錯主持擴建重修,歷時五十年,始具今日規模。曾爲歷代達赖喇嘛冬宫,也爲原西藏政治、宗教統治中心。整個建築群由數千間佛殿、經堂、靈廟及廊廡、庭院组成。殿宇緣山砌築,主樓十三層,東西長百餘丈,木石結構。主體建築分爲紅宫與白宫兩部分,宫内大小佛像達二十萬尊,壁畫珍品及所藏經文、樂器、供物等,不可勝數。参閱乾隆《大清一統志·西藏·祠廟》。

布達拉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