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布隆迪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布隆迪Burundi国名。旧译乌隆迪。在今东非内陆,西南临坦噶尼喀湖。国名得自于主要居民巴隆迪人。公元16世纪形成王国。19世纪中叶起,英、德、比势力侵入。1890年成为德属东非洲的一部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为比利时委任统治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改为联合国托管地。1962年独立,成立布隆迪王国。1966年废黜国王,成立布隆迪共和国。首都布琼布拉。 布隆迪非洲中东部赤道南侧内陆国。全称布隆迪共和国。1962年7月1日宣布独立。国土面积27834km2,人口609万(1996)。首都布琼布拉。1963年12月21日与中国建交。境内多高原和山地,平均海拔约1600m。西部有许多死火山,海拔多在2000m以上。河网稠密,水量丰富。属热带草原和热带山地气候,年平均气温20~25℃。年均降雨量1000~1600mm。农牧业国家,是联合国宣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4228亿布隆迪法郎(约合12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0480布隆迪法郎(约合200美元)。1997年汇率:1美元=352.4布隆迪法郎。工业基础薄弱,1996年工业产值为358亿布隆迪法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4%。约有94%的人口从事农牧业。已耕地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25%。1996年农牧业产值为2034亿布隆迪法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9.1%。农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90%。粮食作物占垦地面积90%。牧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60%,天然牧场为147.7万hm2 。国内无铁路。1992年公路总长6000km,其中柏油路1950km。水运主要航道为坦噶尼喀湖,航线总长175km。主要港口为布琼布拉港。年吞吐能力为30万~40万t。1990年货运量为18.42万t。首都国际机场可起降大型客机。每年客流量为8.7万人次。1990年货运量为2998t。实行小学6年义务教育制。1997年共有中学生8.05万,共有教师1.6万人。布隆迪大学是全国最高学府。1996年适龄儿童入学率为35%。文盲占全国人口50%。2002年人口680万。国庆日(独立日)7月1日。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6亿美元。经济增长率-1.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6美元。通货膨胀率10.7%。农牧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 布隆迪Burundi东非内陆国家。面积27834平方公里。人口506万(1987年)。首都布琼布拉。境内大部为海拔1500米以上的高原山地,西缘属东非裂谷带。热带干湿季气候。经济以农牧业为主。 布隆迪中非内陆国。面积2.78万平方千米,人口545.8万(1990年), 兵力7200人。首都布琼布拉。 布隆迪 布隆迪全称布隆迪共和国。非洲东部内陆国家。面积27,834平方公里。人口478万 (1986年),由胡图、图西和特瓦3个部族组成。官方语言为法语和基隆迪语。居民中大多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首都布琼布拉。全境多山,大部由东非大裂谷东侧高原构成。刚果尼罗山脉贯穿南北,形成中央高原; 西部地势平坦;东部是凹地。多湖泊河流,属高山亚赤道型气候。矿藏主要有铈、钒、锡、钽、金、泥炭、镍等。农作物有玉米、高梁、水稻、咖啡、棉花和茶叶; 进口石油产品、工业原料、机器设备和日用消费品。货币名称为布隆迪法郎。16世纪时建立了王国。1890年沦为“德属东非保护地”。1922年成为比利时委任统治地。1946年改为比利时托管地。1962年7月1日宣告独立。实行君主立宪制,1966年11月28日国王被废黜,成立布隆迪共和国。1963年12月21日与中国建交。 ☚ 布拉马普特拉河 布列塔尼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