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希腊化时代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希腊化时代源于希腊文Hellenizein,拉丁文作Hel-lenismu,英译Hellenism或Hellenistic Age。译意为希腊主义或按希腊人的方式行事。德国史学家德洛依森(J.GDroysen)在其1836年发表的《希腊化时期史》一书中首次使用此词,意在推崇古希腊文明。以后为史学界沿用。含义是指马其顿王亚历山大于公元前323年逝世后至公元前30年之间的历史时代。也有西方学者主张,这一时代应延至公元300年前后。这期间的历史特点是公元前4至公元前3世纪是马其顿的希腊化,各王国在东方称霸,罗马帝国的势力在西方不断扩大与加强。公元前2世纪或公元前1世纪,罗马霸权已扩大到整个地中海领域。希腊化时代对东西方的经济、政治、文化的进一步交流,相互影响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希腊化时代通常指从公元前334年古代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开始东征(或从亚历山大大帝前323年去世算起)到公元前30年罗马征服托勒密王朝统治下的埃及这个时期地中海东部诸国的历史。又译希腊主义时代。这个名称强调该时期希腊文明的广泛传播。希腊化时代的主要国家有:托勒密(埃及)、塞琉古(西亚)、马其顿和希腊(巴尔干半岛)等。 希腊化时代又称“希腊主义时代”。始于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东侵,止于前30年罗马灭亡埃及。是东西方经济、政治、文化进一步交流和相互影响的时代。但这一术语本身有过份夸大希腊文明的作用之意。 希腊化时代 希腊化时代通常指亚历山大东侵(前334)或亚历山大亡(前323) 至罗马灭托勒密埃及(前30)之间的一个历史时期。“希腊化时代”或“希腊主义时代”一词为德国历史学家德罗伊生在其《希腊主义史》一书中首先使用,强调这一时期希腊文化在东方的广泛传播和影响,有夸大希腊历史作用之意。后为学者沿用。此时,马其顿、托勒密埃及、塞琉古西亚三国鼎立,争夺势力范围,力量彼此消长,后均被罗马所灭; 东西方文化出现第一次大交汇,希腊文成了学者必会语文,希腊风格的建筑与雕刻在东方流行,亚里山大城成为经济和文化的中心,科学成就空前,产生了欧几里得、阿基米德、阿里斯塔克、埃拉托斯特尼、希帕卡斯等一批大科学家。 ☚ 亚历山大大帝 世界七大奇观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