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
古时名城。今为江苏常熟市。西北临虞山。汉为虞乡,三国时称沙中,晋太康四年(283年)置海虞县,东晋时改称南沙县,梁大同六年(540年)改称常熟县。后历代相沿,明清隶属苏州府。唐武德四年(621年)于今址建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重筑,城周长九里余,高二丈四尺,西北环山叠墙,平面略呈圆形,设七座城门,东曰宾汤、西曰阜城、南曰翼京、北曰镇江、西北曰镇山、东北曰望海、东南曰迎春。城内有琴川河道纵贯南北,其有七条横向支流,恰似古琴上的七根丝弦,故名琴川。清雍正年间分此城为二县,以琴川为界,西为常熟县,东为昭文县。今在虞山一带尚存小段城墙。有虞山、破山寺、燕园等名胜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