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辨菽麦
[结构] 动宾式。 [释义] 分不清豆子和麦子。原形容愚昧无知。现在多形容缺乏常识和实际知识。 菽:豆类。 [出处] 《左传·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故不可立。” [功能、例句] ❶ 作定语。 郭沫若《银杏》:“世间上也尽有不辨菽麦的人。” ❷ 作介宾短语的宾语。 刘复《复王敬轩书》:“林先生于‘诗’‘戏’两项,尚未辨明,其知识实比‘不辨菽麦’高不了许多。” [附条] ❶ “未辨菽麦”。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❷ “仅辨菽麦”。 隋·卢思道《北齐兴亡论》。 ❸ “菽麦不分”。宋·林逋《省心录》。 [同义] 愚昧无知 愚不可及 回使不勤 五谷不分 [反义] 冰雪聪明 无所不知 [辨误] 菽,不能写作“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