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平首尖足布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貨幣類 > 銅鐵錢部 > 先秦 > 平首尖足布 平首尖足布 píngshǒujiānzúbù 戰國時期趙國鑄造的平首布,因其雙足呈尖狀,故稱。布之四周有廓,肩部多聳,面首二直紋,腹部一直紋,背首一直紋(少數直通襠部),腹有二直紋。面文記地有數十種,如:“甘丹(邯鄲)”、“晉陽”、“兹氏”、“大陰”、“藺”、“晉陽半”、“兹氏半”、“大陰半”、“藺半”、“榆鄉”、“新城”、“中陽”、“西都”、“中都”、“霍人”、“離石”、“皮氏”、“莆子”等,所揭示的地望多在太行山兩麓,幣之出土亦集中於山西省北部一帶,其流通範圍大致在戰國時期趙國境内。部分錢背可見記數文字“五”、“十”、“十八”等。或分大小二等:大者爲一釿布,通長八·五厘米,重十至十三克;小者爲半釿布,通長約五厘米,重六·五至七克。 平首尖足布 平首尖足布中国古代铜铸币。 尖足布的一种。 由春秋末、战国初晋、赵地区空首尖足布演变而成。铸行于战国时期的赵、燕等国。 分大小两种,大尖足布重量多数在11克~12克之间,小尖足布重量多数在5克~6克之间,币面铸有地名,币背铸有数字。 ☚ 尖足布 方足布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