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广绝交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广绝交论》

刘峻

客问主人曰: “朱公叔《绝交论》为是乎? 为非乎?”主人曰: “客奚此之问(1)?”客曰: “夫草虫鸣则阜螽跃,雕虎啸而清风起(2)。故絪缊相感,雾涌云蒸; 嘤鸣相召,星流电激(3)。是以王阳登则贡公喜,罕生逝而国子悲(4)。且心同琴瑟,言鬱郁于兰茞;道叶胶漆,志婉娈于埙篪(5)。圣贤以此镂金版而镌盘盂; 书玉牒而刻钟鼎(6)。若乃匠人辍成风之妙巧,伯子息流波之雅引(7)。范、张款款于下泉,尹、班陶陶于永夕(8)。骆绎纵横,烟霏雨散,巧历所不知,心计莫能测(9)。而朱益州汩彝叙,粤谟训,捶直切,绝交游,比黔首以鹰鹯,媲人灵于豺虎(10)。蒙有猜焉,请辨其惑(11)。”

主人听然而笑曰: “客所谓抚弦徽音,未达燥湿变响;张罗沮泽,不覩鸿雁云飞(12)。盖圣人握金镜,阐风烈; 龙骧蠖屈,从道汙隆(13)。日月联璧,赞亹亹之弘致; 云飞电薄,显棣华之微旨(14)。若五音之变化,济九成之妙曲,此朱生得玄珠于赤水,谟神睿而为言(15)。至夫组织仁义,琢磨道德,驩其愉乐,恤其陵夷,寄通灵台之下,遗迹江湖之上,风雨急而不辍其音,霜雪零而不渝其色。斯贤达之素交,历万古而一遇(16)

逮叔世民讹,狙诈飙起(17)。谿谷不能逾其险,鬼神无以究其变,竞毛羽之轻,趋锥刀之末(18)。于是素交尽,利交兴,天下蚩蚩,鸟惊雷骇(19)。然则利交同源,派流则异,较言其略,有五术焉(20)

若其宠钧董、石,权压梁、窦,雕刻百工,炉捶万物,吐漱兴云雨,呼噏下霜露(21)。九域耸其风尘,四海叠其熏灼,靡不望影星奔,藉响川骛(22)。鸡人始唱,鹤盖成荫;高门旦开,流水接轸(23)。皆愿摩顶至踵,隳胆抽肠; 约同要离焚妻子,誓殉荆卿湛七族(24)。是曰 ‘势交’,其流一也(25)

富埒陶、白,赀巨程、罗,山擅铜陵,家藏金穴,出平原而联骑,居里闬而鸣钟(26)。则有穷巷之宾,绳枢之士,冀宵烛之末光,邀润屋之微泽(27)。鱼贯凫跃,飒沓鳞萃,分雁鹜之稻粱,霑玉斝之余沥(28)。衔恩遇,进款诚,援青松以示心,指白水而旌信(29)。是曰 ‘贿交’,其流二也(30)

陆大夫宴喜西都,郭有道人伦东国,公卿贵其籍甚,搢绅羡其登仙(31)。 加以颐蹙頞, 涕唾流沫, 骋 ‘黄马’之剧谈,纵 ‘碧鸡’之雄辩(32)。叙温郁则寒谷成暄,论严苦则春丛零叶,飞沉出其顾指,荣辱定其一言(33)。于是有弱冠王孙,绮纨公子,道不挂于通人,声未遒于云阁,攀其鳞翼,丐其余论,附驵骥之旄端,轶归鸿于碣石(34)。是曰‘谈交’,其流三也(35)

阳舒阴惨,生民大情; 忧合驩离,品物恒性(36)。故鱼以泉涸而煦沫,鸟因将死而鸣哀37 。同病相怜,缀《河上》之悲曲; 恐惧寘怀, 昭《谷风》之盛典(38)。 斯则断金由于湫隘,刎颈起于苫盖(39) 。是以伍员濯溉于宰嚭,张王抚翼于陈相(40)。是曰 ‘穷交’,其流四也(41)

驰骛之俗,浇薄之伦,无不操权衡,秉纤纩(42)。衡所以揣其轻重,纩所以属其鼻息(43)。若衡不能举,纩不能飞,虽颜、冉龙翰凤雏,曾、史兰薰雪白,舒、向金玉渊海,卿、云黼黻河汉,视若游尘,遇同土梗(44); 莫肯费其半菽,罕有落其一毛(45)。若衡重锱铢,纩微彯撇,虽共工之蒐慝,驩兜之掩义,南荆之跋扈,东陵之巨猾,皆为匍匐逶迤,折枝舐痔(46); 金膏翠羽将其意,脂韦便辟导其诚(47)。故轮盖所游,必非夷、惠之室; 苞苴所入,实行张、霍之家。谋而后动,毫芒寡忒(48)。是曰 ‘量交’,其流五也(49)

凡斯五交,义同贾鬻(50)。故桓谭譬之于闤闠,林回喻之于甘醴(51)。夫寒暑递进,盛衰相袭。或前荣而后悴,或始富而终贫,或初存而末亡,或古约而今泰(52)。循环翻覆,迅若波澜。此则殉利之情未尝异,变化之道不得一。由是观之,张、陈所以终凶,萧、朱所以隙末,断焉可知(53)矣! 而翟公方规规然勒门以箴客,何所见之晚乎(54)?

因此五交,是生三衅(55): 败德殄义,禽兽相若,一衅也(56)。难固易携,雠讼所聚,二衅也(57)。名陷饕餮,贞介所羞,三衅也(58)。古人知三衅之为梗,惧五交之速尤,故王丹威子以檟楚,朱穆昌言而示绝(59)。有旨哉,有旨哉(60)!

近世有乐安任昉,海内髦杰(61)。早绾银黄,夙昭民誉(62)。遒文丽藻,方驾曹、王; 英跱俊迈,联横许、郭(63)。类田文之爱客,同郑庄之好贤; 见一善则盱横扼腕,遇一才则扬眉抵掌(64)。雌黄出其唇吻,朱紫由其月旦(65)。于是冠盖辐凑,衣裳云合; 辎軿击轊,坐客恒满(66)。蹈其阃阈,若升阙里之堂; 入其隩隅,谓登龙门之陂 (67)。至于顾眄增其倍价,剪拂使其长鸣,彯组云台者摩肩,趋走丹墀者叠迹(68)。莫不缔恩狎,结绸缪,想惠、庄之清尘,庶羊、左之徽烈(69)

及暝目东粤,归骸洛浦(70)。繐帐犹悬,门罕渍酒之彦; 坟未宿草,野绝动轮之宾(71)。藐尔诸孤,朝不谋夕,流离大海之南,寄命嶂疠之地(72)。自昔把臂之英,金兰之友,曾无羊舌下泣之仁,宁慕郈成分宅之德(73)?

呜呼! 世路险巇,一至于此(74)。太行、孟门,岂云嶃绝(75)?是以耿介之士,疾其若斯,裂裳裹足,弃之长骛。独立高山之顶,欢与麋鹿同群,皦皦然绝其雰浊(76)。诚耻之也! 诚畏之也! ”

〔注释〕 (1)朱公叔: 名穆,东汉人。他感到世俗浇薄,写了《绝交论》一文,欲用来矫正时弊。奚(xi): 为何。疑问副词。(2)草虫、阜螽:都是虫名。《诗·草虫》: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据说草虫鸣时,阜螽就跳跃。郑玄注为“异类相应”。这里比喻朋友之间感情的共鸣。雕虎:兽名,有斑纹的老虎。《易·乾卦》: “风从虎。”(3)絪缊(yun): 同“氤氲”,指天地二气相互作用而发生变化。《易·系辞下》: “天地絪缊,万物化醇。”嘤鸣: 鸟类嘤嘤地鸣叫。此指它们用鸣声求友。《诗·伐木》: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雾涌云蒸、星流电激: 都指两物两情的感应迅速。(4)王阳: 名吉,字子阳。贡公: 贡禹。登: 登朝作官。《汉书·王吉传》: “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罕生: 名虎,字子皮,春秋时郑国公族。国子:名侨,也叫公孙侨,字子产,郑国贤相。《左传·昭公十三年》: “(子产)闻子皮卒,哭,且曰:‘吾已! 无为为善矣。唯夫子知我。’ ”(5)琴瑟: 借喻友谊和谐。《诗·常棣》: “妻子好合,如鼓琴瑟。”鬱郁: (香味)浓厚。此指气味相投。兰茝(chai): 两种香草。叶(xie):和合。胶漆: 借喻友情牢固。《史记·蔡泽传》: “与有道之士为胶漆。”婉娈: 亲爱的样子。埙(xun)篪(chi): 两种乐器。借喻和睦协作。《诗·何人斯》: “伯氏吹壎(即埙),仲氏吹篪。”(6)镂、镌: 都是刻。版、牒: 都是片状物。金属制成的叫金版; 饰以玉类的叫玉牒。盘盂、钟鼎: 为古代四种青铜器皿。古代在版、牒、盘、盂、钟、鼎上刻字,把重要事件传于后世。此指重视友道的话早已记载于典籍上。(7)匠人: 石匠师傅。成风: 发出一阵风。《庄子·徐无鬼》: “郢人垩(白粉)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这里既赞匠石,又美郢人,后来郢人死了,匠石就停了他的绝技。伯子: 伯牙,春秋人。流波: 即流水。雅引: 高雅的琴曲。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听琴而知其志在高山,或志在流水,后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再鼓琴。见《吕氏春秋·本味》。(8)范、张: 汉代范式、张劭,同学知友。张死,范素车白马奔来给他抚棺下葬。见《后汉书·独行传》。款款:诚挚的样子。下泉: 黄泉。尹、班: 汉代尹敏、班彪。常欢谈得废寝忘食。见《东观汉记》。陶陶: 快乐的样子。永夕: 长夜。(9)骆绎(络绎)纵横: 连续不绝的样子。烟霏雨散: 众多的样子。这两句都形容友道佳话历来是说不尽的。巧历、心计,都指精巧的、会用心的计算。(10)朱益州: 朱穆死后追赠益州太守。汩(gu): 乱。彝叙: 社会的伦理、秩序。粤: 同“越”,越出。谟训: 圣贤的指示教导。捶: 打击。直切: 指纯正、恳切的友情。绝: 断绝。黔首: 百姓。人灵: 人类。(11)蒙: 愚昧。自称的谦词。猜: 疑惑。(12)听(yin)然: 开口而笑的样子。抚弦: 弹弦。徽音: 美妙的乐音。燥湿变响: 琴弦因燥湿发生音响变化。罗: 罗网。沮(ju)泽: 沼泽地带。(13)握: 掌握。金镜: 比喻高明的哲理。阐: 发扬。风烈: 风化、文明。龙骧: 神龙腾跃。蠖屈: 尺蠖屈伏。从道: 随从世道。此指圣人依世道而行事。污隆: 卑污和兴隆,即衰和盛。(14)联璧: 并列在一起如两块宝玉。日月联璧,形容“道隆”景象。亹(wei)亹: 勤勉不倦的样子。弘致: 宏大的成就。薄: 迫,冲击。云飞电薄: 形容“道污”的局面。棣华: 反指郁李之花虽繁而实将落。微旨:微妙深奥的意义。(15)五音: 古代所分的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级。九成: 乐曲一终为一成。九成或作九章、九阕。此处借指舜时高级音乐《韶》。朱生: 即朱穆。玄珠: 黑色之珠。《庄子·天地》: “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此处,赤水为虚指,以玄珠喻道。神睿: 神圣聪明。谟: 效法。(16) 组织、琢磨: 指互相结合、交流,互相砥砺、促进。驩: 同“欢”,欢庆。恤:抚慰。陵夷: 衰落。寄通: 寄托交往之谊。灵台: 文王观象之所。寄通灵台之下: 指“道隆”时共仕于朝。遗迹: 保存交游之迹。江湖: 高士涉足之处。遗迹江湖之上: 指“道污”时同隐于野。辍: 中止。渝:改变。素交: 纯真质朴的交游。(17)逮: 及,到了。叔世: 末世,指政治、风俗衰败的社会。讹: 变坏。狙诈: 中伤,欺诈。飙(biao)起:狂风般地卷起。(18)逾其险: 超过他们的险恶。《庄子·列御寇》: “孔子曰: ‘凡人之心险于山川。’”究其变: 看透他们的变诈。董仲舒《士不遇赋》: “鬼神不能正人事之变戾兮。”竞: 争夺。趋: 追逐。毛羽之轻、锥刀之末: 都比喻极其细微的利益。(19)利交: 从自私自利出发的交游。蚩蚩: 纷扰忙乱的样子。扬雄《法言》: “六国蚩蚩,为嬴(秦)弱姬(周)。”(20)较言: 考校而言之。(21)钧: 相等。董、石: 董贤、石显。均为西汉宠臣。压: 压过。梁、窦: 梁冀、窦宪。皆为东汉外戚。雕刻: 雕制刻削。百工: 朝中百官。炉捶: 冶炼敲打。万物: 各方人士。呼噏: 同“呼吸”。(22)九域、四海: 都指全国。耸、叠: 都是怕的意思。风尘、熏灼: 风起尘扬、烟熏火灼,都形容气焰逼人。靡不: 没有不。望影: 望到影子。星奔: 如流星般奔驰。藉响: 依着响动。川骛: 如急川般飞泻。(23)鸡人: 戴着绛色鸡冠帽报晓的官吏。鹤盖: 象飞鹤展翅的车盖,借指官僚们的车马。流水: 形容车辆一路连续不绝。轸: 车后横木。(24)摩顶至踵: 从头顶到脚跟都摩损了。隳(hui): 通“堕”,毁坏的意思。要离: 春秋时人,为了替吴王谋刺庆忌,烧死了自己的妻子,以取信于庆忌。荆轲: 战国时人,刺秦王不中,传说燕国诛灭了他的七族,以求谅于秦王。湛(chen): 通“沈”。(25)势交: 追求权势而相交。(26)埒(lie): 等于。陶: 范蠡,春秋时越国大夫,助越王勾践灭吴后,至陶(今山东定陶),经商致富,称陶朱公。白: 白圭,周时富人。巨: 大于。程、罗: 程郑,汉时临邛富人。罗褒,汉时成都富人。擅: 独占。铜陵: 铜山。汉文帝宠爱邓通,赐他铜山一座,准他自行铸钱。金穴: 郭况为汉光武帝郭后之弟,屡受赏赐,丰盛无比,人称郭家为“金穴”。里闬(han): 里巷。闬为巷口的门。联骑、鸣钟: 古代富家贵族出外和家居时的豪奢生活。(27)穷巷: 穷僻的里弄。绳枢: 用绳拴门,以代转轴。冀: 希望。宵烛: 夜里的灯烛。末光: 灯烛放射至远处的余光。邀: 争取。润屋: 代指富家。《礼记·大学》: “富润屋。”微泽: 微细的恩泽。(28)鱼贯:鱼群连贯而游,形容宾客众多。凫(fu)跃: 野鸭展翅飞跃,形容宾客踊跃。飒(sa)沓(ta): 禽类群飞的样子。鳞萃: 鱼类聚集。分、霑: 分享、揩沾。雁鹜: 飞雁和家鸭。玉斝(jia): 用玉装饰的爵类酒器。余沥: 剩余的酒滴。(29)援青松: 援引青松(为证)。示心: 表白心迹。指白水: 指着白水(立誓)。旌信: 标志信守。(30)贿交: 贪图财贿而相交。(31)陆大夫: 西汉太中大夫陆贾。他宴喜(宴乐宾客)于西都长安。《史记·陆贾列传》: “陆生以此游公卿间,名声籍甚。”郭有道: 东汉名士郭泰,以“有道”征,不就。他人伦(评论人品)于东国洛阳。《后汉书·郭林宗传》: “游洛阳,后归乡,诸儒送之,与李膺同舟而济, 众宾望之, 以为神仙。 ”(32)(qin)颐: 收缩颊腮。蹙頞(e): 皱起鼻梁。 颐蹙頞: 高谈阔论时的表情。 黄马、 碧鸡: 先秦名家关于“名” 、“实”变化的命题。此处泛指“剧谈”、“雄辩” 中所运用的概念。《公孙龙子·通变论》: “黄,其马也;其与类乎!碧,其鸡也; 其与暴乎! ”伍非百注云: “类,相并也; 言 ‘黄’、‘马’两例相并而不相争,当非而非者也。暴,相争也; 言 ‘碧’、‘鸡’两例相争而不相并,不当非而非者也。”(见伍非百《中国古名家言》)(33)暄: 温暖。零: 凋零。飞沉: 上升下降。顾指: 目顾指挥。(34)弱冠: 刚成年,才束发加冠。绮纨: 细绫、细绢。绮襦纨袴为富贵子弟的服装。道不挂: 道艺并没挂上。通人: 通古达今的名流学者。声未遒: 声名并未达到。云阁: 宫中高耸入云的台阁。或谓即指东汉明帝追念中兴功臣,绘其像记其名而建的云台。攀鳞翼: 比喻攀附名人的点滴力量而向上爬。丐余论: 意指乞取高士的唾余言论而向人夸。驵(zu)骥: 壮马、骏马。旄端: 尾巴末端。《张敞集》: “苍蝇之飞,不过十步; 托骥之尾,乃腾千里之路。”轶: 超过。碣石: 古山名,在河北昌黎西北,临渤海。归鸿: 回来的大雁。(35)谈交: 攀附谈辩而相交。(36)阳阴: 指正负,治乱,顺逆,喜恶等相对的不同环境。舒惨:指舒畅,欢乐,或者悲惨,忧愁等相对的不同情绪。忧合: 忧患困苦之际,情投意合。驩离: 欢乐得意之时,情异意离。品物: 万物,万众。恒性: 常性。(37)泉涸(he): 泉水干枯。煦(xu)沫: 吐出唾沫。《庄子·大宗师》: “泉涸,鱼相处于陆,相煦以湿,相濡以沫。”鸣哀: 《论语·泰伯》: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38)缀: 编成。《河上》悲曲: 《吴越春秋》记,伯嚭逃吴,伍子胥请吴王用为大夫,有人问子胥: “何见而信嚭? ”子胥说: “吾之怨与嚭同。子闻河上之歌乎? ‘同病相怜,同忧相救。’”昭: 显出。《谷风》盛典: 《诗经》中盛传的篇章《小雅·谷风》。诗曰: “将恐将惧,寘予于怀。”(39)断金: 截断金属,比喻坚不可摧的友谊。湫(jiao)隘: 低下狭窄。刎颈: 割断脖子,比喻同生共死的友谊。苫(shan)盖: 茅草编成的屋顶。(40)伍员(yun): 伍子胥。濯溉: 灌溉,比喻培植、培养。宰嚭(pi): 即伯嚭,后官至太宰,向吴王谗死伍员。张王: 张耳,后归顺项羽,封常山王。抚翼: 掩护。陈相: 陈余,后为赵相。(41)穷交: 同陷穷困而相交。(42)驰骛之俗:奔走的风气。浇薄之伦: 浮薄的人们。操: 掌握。权衡: 秤锤、秤杆。秉:持,拿。纤纩: 轻细的丝绵。(43)揣: 揣摩。属: 属放。属纩就是附放一些轻细丝绵去测试临死者鼻息的有无或强弱。(44)颜、冉: 颜回、冉求,都是孔子弟子。龙翰凤雏: 汉末邴原和庞统的美称。此赞颜、冉才能优异。曾、史: 曾参,孔子弟子,事亲至孝;史鱼,春秋时卫国大夫,为臣至直。兰薰雪白: 似兰之香,如雪之白。此称曾、史品德高尚。舒、向: 汉代学者董仲舒、刘向。金玉: 喻文章珍贵。渊海: 喻学识渊博。卿、云: 汉代文人司马相如,字长卿; 扬雄,字子云。黼黻:古代礼服上所绣花纹,比喻辞藻华美。河汉: 银河,比喻言论卓越。游尘: 浮动的尘埃。指看待上述人物象低贱之物。土梗: 泥塑的偶像。指看待上述人物为无用之辈。(45)半菽: 半粒豆子。一毛: 一根毫毛。(46)锱铢: 古代重量单位。二十四铢为一两,六铢为一锱。比喻极轻分量。彯(piao)撇: 轻飘。共工: 尧时奸恶之臣。蒐慝: 隐藏罪恶。驩兜:尧时奸恶之臣。掩义: 排蔽道义。南荆: 楚国。跋扈: 专横。此句指传说中战国时楚国的大盗庄𫐆。东陵: 齐地。猾: 暴乱。此句指战国时齐鲁之间的大盗跖。匍(pu)匐(fu): 爬行。逶迤: 斜行。折枝: 即折肢,按摩肢体。舐(shi)痔: 以舌舔人的痔疮。《庄子》: “秦王有病召医,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 舐痔者,得车五乘。”(47)金膏:黄金精华。《穆天子传》: “天子之宝,玉果、璿、烛银、黄金之膏。”翠羽: 翠鸟羽毛。将其意: 申明他的敬意。脂韦: 凝油和软皮。引申为圆滑阿谀。便辟: 谄媚逢迎。导其诚: 表达他的诚心。(48)轮盖:车轮、车盖。借代为车辆。夷、惠:伯夷、柳下惠,都是先秦高士。苞苴: 裹鱼肉的草包,借代为贿赂。张、霍: 张安世、霍光,均系汉代权臣。毫芒: 毫毛、麦芒,比喻细微。寡: 少。忒: 差错。此指对人拉关系,谋而后动,极少差错。(49)量交: 衡量轻重得失而相交。(50)贾(gu)鬻(yu): 买卖。(51)桓谭: 汉代人,但他并未作过这一譬喻; 作此喻的为战国时人谭拾子。《战国策》: “谭拾子曰: 富贵则就之,贫贱则去之,请以市喻,……”此处为作者误书姓名。闤(huan)闤(hui): 市集。林回: 殷之逃民。《庄子》: “林回曰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如醴。”醴: 美酒。(52)荣: 兴旺。悴: 衰败。约: 紧缩。泰: 宽舒。(53)张、陈: 张耳、陈余。两人始为刎颈交(见前注)。后陈余忘义,张耳也降汉,与韩信一起破赵杀陈余。萧、朱: 汉代的萧育、朱博。萧、朱原为好友; 后来,朱博先做了丞相,萧育位至九卿,怨他荐引不力而有了怨隙。(54)翟公: 汉代人。《史记·郑当时传》: “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 乃废,门外可设雀罗。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门曰: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规规然: 浅陋、呆板的样子。勒: 题写。箴: 告诫。(55)衅: 瑕隙、毛病。(56)殄(tian): 毁灭。(57)携: 分裂。雠讼: 仇恨、争执的事。(58)饕(tao)餮(tie):借指贪利无厌。贞介: 公正耿直的人。(59)梗: 弊病、灾害。速: 招致。尤: 过错。王丹: 后汉人。《后汉书·王丹传》: “其子有同门生丧亲,家在中山,白丹欲奔慰。丹怒而挞之,令寄缣以祠焉。”檟(jia)楚: 也作“夏楚”,两种植物,古代用作扑挞犯礼者的棍杖。昌言: 直言。示绝: 表示绝交。(60)有旨: 有深长的意味。(61)任昉(460—508): 字彦昇,乐安博昌(今山东寿光)人,梁代著名作家,著有《文章缘起》等。髦杰: 英俊杰出之士。(62)绾(wan): 系挂。银黄: 银印、黄绶(系印的丝带),高级官员的佩饰。夙: 早。民誉: 人们的称誉。(63)遒文: 优美的文字。丽藻:华丽的辞藻。方驾: 并驾齐驱。曹、王: 曹植、王粲。英跱: 卓立。俊迈: 超逸。联横: 并列、平行。许、郭: 许劭、郭泰。东汉人。(64)田文: 即孟尝君,礼贤下士,家养食客三千。郑庄: 即西汉郑当时,字庄,好客荐贤,名闻朝野。盱横: 举眉扬目,惊视的样子。扼腕: 握持手腕,激奋的样子。抵掌: 拍手。(65)雌黄: 古用黄纸写字,写错则用一种矿质颜料雌黄涂抹,以改正错字,后来引申为论定人物的意思。朱紫: 正色、杂色。比喻人品的高下。月旦: 东汉许劭与弟许靖常在每月初一品评乡里人物,因而后人就以“月旦”代指品评。(66)辐凑: 车轮中撑条都集中于轴心,比喻人物聚集于一处。冠盖、衣裳: 都代指人物。云合: 即云集,也形容人物众集。辎耕(ping): 辎车、軿车,都是有帷盖的车辆。击轊(wei): 车轴头相互碰击。(67)阃(kun)阈(yu): 房屋门限。阙里: 孔子故里。隩(ao)隅: 房屋角落。龙门: 地名,是黄河流经陕西、山西峡谷时险峻之处。传说鱼能跃上龙门则成龙。《后汉书·李膺传》: “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容接者,名为登龙门。”(68)顾眄(mian): 转眼看。倍价: 《战国策》载,有欲卖骏马者,三旦立市,人莫与言。后因伯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剪拂: 修剪拂拭。长鸣:《战国策》载,有千里马拉盐车上太行,中坂迂延,负辕不能上。“伯乐遭(遇)之,下车攀而哭之,解纻衣以冪(覆盖)之。骥于是俛而啧,仰而鸣,声达天下”。彯组: 飘扬印绶。丹墀: 宫殿前的石阶,用丹色涂墁,故名丹墀。摩肩,叠迹: 肩膀挨着肩膀,脚印踏上脚印,都形容做上大官的众多。(69)缔: 结。恩狎: 恩爱亲近。绸缪: 亲密缠绵。想:想望。惠、庄: 惠施、庄周,战国时人,有道义之交。《淮南子》:“惠施死而庄子寝说,言世莫可为语也。”清尘: 清雅的风教。庶:希冀。羊、左: 羊角哀、左伯桃,春秋时人,有生死之交。《烈士传》: “羊角哀、左伯桃为死友。闻楚王贤,往寻之。道遇雨雪,计不俱全,(左)乃并衣粮与角哀,入树中死。”徽烈: 美好的业绩。(70)东粤: 即“东越”,约有今浙江和福建的部分地区。任昉死于新安(郡治在今浙江淳安县西)太守任上。洛浦: 指江浦,即长江边上。西晋灭亡,洛阳沦陷,东晋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市),以后南朝人就把建康视作洛阳,也把长江视作洛水。任昉遗体归葬于长江边上。(71)繐帐:灵堂中的帐幔。渍酒之彦: 借引只鸡絮酒去吊黄琼的名士徐穉。《后汉书·徐穉传》: “穉尝为太尉黄琼所辟,不就。及琼死归葬,穉乃负粮徒步到江夏赴之,设鸡酒薄祭,哭毕而去,不告姓名。”宿草: 隔年的草。动轮之宾: 借引素车白马去吊张劭的故人范式。(见前注)(72)藐尔: 弱小的样子。诸孤: (任昉)几个孤儿。流离: 流浪。大海之南:泛指南方海边。寄命: 托身。嶂疠之地: 泛指流行恶性传染病的地区。嶂疠同“瘴疠”。(73)把臂: 握住手臂。金兰: 古人认为金坚兰芳,常用以比喻友情深厚。《易·系辞上》: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同心之言,其臭(气味)如兰。”羊舌: 姓羊舌,名肸,字叔向,春秋晋大夫。下泣: 《国语》载,叔向与司马侯为友,司马侯死,叔向见其子便“抚而泣之”,感叹没有可共事之人。郈成: 姓郈,名瘠,谥成子,春秋鲁国大夫。分宅: 《孔丛子》载,郈成子与卫人右宰穀臣为友,不久穀成遇乱而死,便把他妻子迎来,分房子给他们居住。(74)险巇: 危险。(75)太行、孟门:著名的高山。嶃(zhan)绝: 险峻而无路可上。(76)疾:憎恶,痛恨。裂裳裹足: 墨子奔去止楚攻宋时,急于赶路,脚走破了,就撕下衣裳,裹起脚再走。弃: 弃绝,决绝。长骛: 永远走开。皦皦然: 洁白的样子。雰浊: 浊气。雰: 同“氛”。

〔鉴赏〕《绝交论》是汉末朱穆所写“感时浇薄,慕尚敦厚”的两篇文章之一(另一篇为《崇厚论》)。可见当时世风日下,交而无信。徐幹在《中论·谴交》中也申斥过“营己治私,求势逐利”的矫伪习气。其后,与刘峻同时代的刘勰也感叹“风衰俗怨”。可见日积月累的社会不正风尚是促使刘峻写作此文的时代背景和思想基础。但促使刘峻动笔的尚另有所自。据《南史·任昉传》记: “昉好交结,奖进士友。……得其延誉者多见升擢。”其中特别指出“彭城到溉、溉弟洽从昉共为山泽游”,之后这两兄弟正是经任昉推荐而升居高位的。任昉一生廉洁慷慨,仗义疏财; 而死后,则家境萧条。他的儿子“西华,冬月著葛帔𦈌裙, 道逢平原刘孝标; 泫然矜之, ……乃著《广绝交论》以讥其旧交”。这一史实引自刘璠的《梁典》。此外,刘孝绰《与诸弟书》中也提到“任既假以吹嘘,(到氏兄弟)各登清贯。任云亡未几,子侄漂流沟渠。(到)洽等视之悠然,不相存赡。平原刘峻疾其苟且,乃广朱公叔《绝交论》焉。”据此种种,足证此文所直接讥刺的,主要为显赫一时的到溉、到洽兄弟。无怪《任昉传》记: “到溉见其论,抵几于地,终身恨之。”可见此文对逐利相交之辈是如何揭其疮痍,暴其灵魂,中其隐痛,收到了针砭挞伐的效果。

刘孝绰、刘璠系刘峻同时和稍后的人,刘孝绰且为参预任昉“龙门之游”的七友之一,刘峻更是亲历其事目击其景的。无疑,此文贬刺的,既是广靡当时社会的鄙风陋俗,又是确有实际对象作为笔伐的典型。因此,即使在后来,它也仍不失其作为声讨汲汲于形形色色“利交”的战斗檄文。

《广绝交论》以任昉生前身后的炎凉世态为契机,列举大量经文、史实,扩广和深化了《绝交论》的材料和观点。它深叹纯真质朴、坚贞不渝的“素交” 日见消失,虚伪诈欺、趋炎附势的“利交”飙然成风,从而力劝人们摒弃一切以利践义的交游。全文可分三个大段。

第一大段包括第一至三节。作者用主客问答式,阐明本文意在把《绝交论》的题旨推而广之,摒绝一切交游。文章一开始,就借客人之口,援经典中互相感应的自然现象为“兴”,引出古代伯牙、子期等几对名垂后世、休戚相关、生死不渝的挚友来说明真挚的友谊可以达到常人无法理解的深度(“巧历所不知,心计莫能测”)。而《绝交论》却“比黔首以鹰鹯,媲人灵于豺虎”。把万物之灵的人类当作禽兽,倡言“绝交游”的主张,岂不令人费解?这一质难,举经列典,引史援例,颇有不易驳倒的气势,也符合读者的思维逻辑。这样,它就为下文的论辩,作了丰厚的铺垫,给欲知究竟的读者布置了殷切的悬念。于是,作者借主人之言,针锋相对地提出了一个自然现象的根本规律,因客观条件变化而相应地发生主体变化(“燥湿变响”、“鸿雁云飞”); 同样,在社会现象中人与人的关系也是如此,例如世道“隆” 时应如 “龙骧”,世道“污”时就该“蠖屈”。朱穆根据圣人的教诲,勉励世人崇尚敦厚(“谟神睿而为言”),对“寄通灵台之下,遗迹江湖之上”,不管是同仕于朝廷还是共隐于江湖,无论碰到“风雨”、“霜雪”,都能保持始终如一的人士表示极大的赞赏。但是,他更懂得人与人的关系会变,这些人士真诚不移的交谊只是“斯贤达之素交,历万古而一遇”的,而当前则是“叔世民讹,狙诈飙起”,“素交尽,利交兴”了。世道险恶,奸诈心胸超过“谿谷”深邃,变幻手腕直教“鬼神”莫测,哪里还有纯洁真诚的“素交”,有的只是“天下蚩蚩”营私谋己的“利交”! 面对这种“鸟惊雷骇”混乱可怖的局面,怎能不提醒人们断绝这种交谊以免遗恨无穷呢?这正是朱穆痛恨世俗浇薄而写《绝交论》的苦衷。怎能说他违背了圣人的“谟训”呢? 对此,作者笔锋一转,指出虽则“利交同源”,根子只是一个私字; 然而“派流则异” ,表现上却有五种不同的方式方法。这就使文章过渡到分列论述的阶段。

第二大段包括第四到第十节。作者先列举五个流派的表现,而后加以小结。第一个流派是追求权势而相交——“势交”。此辈眼中只有董贤、梁冀等等宠臣权贵、皇亲国戚。他们拥有无上权势,足以“雕刻百工,炉捶万物”,役使天下臣民。他们甚至具有“吐漱兴云雨,呼噏下霜露”那种叱天驱地、号令自然的威力。这就使那批趋炎附势者,望见达官的影子,就如众星奔月; 听到显宦的声响,就象百川驰海、趋之若鹜了。东方刚发白,朱门前已摆开黑压压的车阵; 大门一打开,车子就流水般涌上。他们哪里还管什么“摩顶至踵”之劳,即使“隳胆抽肠”也甘之如饴了。一且受贵人接见,恨不得“约同要离焚妻子,誓殉荆卿湛七族”。后来明代宗臣有《报刘一丈书》,把此辈的阿谀面目,刻画得纤毫毕现,可说是本节文字的最佳注脚。第二个流派是贪图财富而相交——“贿交”。这些人的眼皮上只供奉着范蠡、程郑等等财神菩萨。这些富翁,拥有的是“山擅铜陵,家藏金穴”; 享受的是“出平原而联骑,居里闬而鸣钟”。于是眼红心痒的寒酸士子再也不甘安贫乐道,萌生了“冀宵烛之末光,邀润屋之微泽”的非分之想,眼巴巴地企图“分雁鹜之稻粱,霑玉斝之余沥”。他们象群鱼连贯成行地,象野鸭扑腾跳跃着,纷纷攘攘聚集到富家的厅堂之上,倾吐自己感恩受惠、表白自己输衷竭诚,不禁抚松立誓,指水征信。这些文字活画出了利欲熏心谄媚阿谀者的丑态。作为交游 “贿交”无疑充满了市俗的铜臭气。第三个流派是攀附谈辩而相交——“谈交”。在“叔世民讹”中,如果说追求权势,贪图财贿是两种极为常见的现象,则攀附谈辩,猎取社会声望是另一种较为特殊的现象。魏晋以来,崇尚虚无,空谈老庄成为风气。晋室南渡,宋、齐、梁继代,都偏安一隅,士大夫无力恢复中原,又多谈空说无,打发岁月,猎取名利。对此作者特地捧出汉代的陆贾、郭泰作为显宦名流的代表, 以古喻今。 他们在座谈会上“颐蹙頞,涕唾流沫”,驰骋剧谈,纵横雄辩,除了胡说八道什么“黄马” “碧鸡”之外,还能把冰封雪锁的“寒谷”吹为温润如玉,把欣欣向荣的“春丛”打成黄叶零落。这类剧谈雄辩盛行于世族豪门,在他们的“顾指”之间,“一言”之下,一个人的“飞沉”和“荣辱”就一锤定音了。这就为那帮胸无点墨(“道不挂于通人”)和身无寸功(“声未遒干云阁”)的王孙公子开辟了一条捷径——攀龙附凤,乞取名士的唾余,然后飞黄腾达,干青云而直上。这里对“谈交”的描述,真是入木三分,同时也充分体现了这篇文章的时代特色。第四个流派是同陷穷困而相交——“穷交”。作者以为人的常情总是,得志顺利之时,心境舒畅;失意拂逆之际,情绪凄惨。但是事物之间,又具有另一个共性,那就是: 同处忧患困厄的境地,容易团结合作; 而一旦获得欢悦愉快的机遇,就会跟昔日共度患难的友人分道扬镳了。所以落入涸辙的鱼才能相濡以沫,濒临死亡的鸟则会哀鸣以告。物犹如此,人岂例外? 《河上》流传的“同病相怜”之歌, 《谷风》记录的“恐惧寘怀”的诗,都说明共同遭受困难是建立友情的基础。断金之侣、刎颈之交都出现在陋巷之中,茅舍之下。作者举了伍员、伯嚭、张耳、陈余这两对例子,一则昧着良心恩将仇报,一则由刎颈之交变为你死我活的仇敌,正如司马迁所评: “何乡者相慕用之诚,后相信之戾也! 岂非以势利交哉?”只能共患难的相交在利害关系转化之后,也必然会由“友”转化为“敌”的呢! 第五个流派是衡量轻重得失而相交——“量交”。“利交”的出发点是“利”,而它的各种流派的共同表现方式则是“量”;“量”不仅决定此辈交友的开始,而且决定其后的发展、转化与终结。奔走富贵之门的风气,轻薄浮滑的人们,就象握着杆秤在掂你的分量,象拈着丝絮在试你的鼻息。如果你象举不起的秤,飞不动的丝絮,无权无势,即使有颜渊、冉有那样的硕德异才,曾参、史鱼那样的高风亮节,董仲舒、刘向那样的渊博学识,司马相如、扬雄那样的华丽文采,也会把你视为飘浮的尘埃,呆木的土偶,决不肯为你化费“半菽”、“一毛”的。相反,哪怕秤杆上只稍显一点重量,哪怕丝絮上只微示某些轻拂, 那末, 即使你是共工、驩兜、庄𫐆、盗跖等遗臭史册的恶人,也会“匍匐逶迤”而来,为你“折枝舐痔”,送你“金膏、翠羽”,以及奉献给你一连串媚态谀词。这里文章更揭露一笔: 凡是成队车马去交游的,决非清白寒素的伯夷、柳下惠之门; 凡是整包珍宝所送达的,定是炙手可热的张安世、霍光之家。轻薄浮滑小人的交友,就是这样经过周密的估量轻重权衡得失后采取行动的,他们连极细微的失误也不让发生呀!至此,“利交”的五个流派分述完了,作者就概括它们的实质等于在做买卖。所以桓谭(应为谭拾子)把这些交游比作集市的贸易,林回也喻之为醉人的美酒。世间万物都在不断演变、转化,可是这些小人的“殉利”之情却始终难望改变。由此可知,张耳跟陈余最终发生的悲剧,萧育和朱博最后产生的怨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了。然而翟公却还在门上奋笔写上那几句讥刺来客的警语,为什么他见识是如此的晚呢?这句反话,发人深思。

随后,作者指出“五交”必然产生“三衅”。前贤懂得这“三衅”的祸害,畏惧那“五交”会招致过错,所以王丹竟动用家法责打儿子轻率交友,朱穆更理直气壮地提出断绝一切交游。这是很有深意的啊! 这句赞语等于回答了文章开头时“客”所提出的“为是乎?为非乎”的质疑,驳斥了对朱穆的《绝交论》是“汩彝叙,粤谟训,捶直切”的责难,实际上也是完成了驳论的论证。

第三大段包括第十一到十三节。作者密切联系实际,有的放矢,用愤慨的笔触揭露和声讨溷迹于“利交”中的任昉昔日的密友,从而进一步阐明和证实与世俗绝交确是毋庸置辩之事。首先,作者十分深情地介绍了任昉的地位、才能、文章、道德。“见一善则盱横扼腕,遇一才则扬眉抵掌”,充分表达了任昉扬善、爱才的伯乐风度。据史书所载:“及昉为中丞,簪裾辐凑,预其讌者……号曰 ‘龙门之游’。”(《南史·陆倕传》)文人学士,无不以得登其门,得见其人为荣为乐。他们敬重任昉,似乎都在憧憬惠施和庄周的道义之交,都在向往羊角哀和左伯桃的生死之谊。而后,作者无限感慨地叙述起: 当任昉在东越去世,归葬洛浦之后,“繐帐犹悬”,门罕吊客; “坟未宿草”,野绝祭者。任昉的孩子流落海滨,吃了早顿没有晚顿,到了冬天还穿着夏衣。往日那些联肩挽臂受到任昉眷顾荐举的良朋密友竟没有一个象羊舌叔向和郈成那样来怜悯和照顾那些可怜的遗孤! 这一凄凉惨淡的情景与他生前的场面形成鲜明的对照,从而迸激出感情的浪花,把文章的观点用鲜明的形象语言作了表述。作者走笔至此,无比愤懑地谴责了“世路险巇”竟到了如此这般的地步,它甚至还超过“太行、孟门”的阻绝哪! 痛心疾首地表示了不再为俗物们“裂裳裹足”,而宁可独立高山之上,乐与麋鹿同群,从人世间这个污浊的氛围里冲决出来,保持清净洁白的情操。最后,作者反复告诫读者: 这个充斥“利交”的社会,那些趋利忘义的小人,确实是可耻的呀,确实是可怕的呀! 这样,用最愤激的调子结束了全文。

《广绝交论》是一篇骈体论文。骈文起源于秦、汉,形成于魏、晋,鼎盛于南北朝。其主要特点是运用对偶,多采取四六句式,讲究音韵声律,且常用典使事,刻意藻饰。刘峻所处的时代正是它的鼎盛期,但鱼龙混杂,多数骈文内容实在空虚,仅在形式技巧上大化工夫。而优秀的骈体文应该“华实相扶,情文兼至”(《退庵论文》),本文即用大量论据论证作者的观点,“明理引乎成辞,征义举乎人事”(《文心雕龙》),而又不失骈文声情并茂、富有节奏的长处。这和作者的博学、善文是分不开的。萧统编纂《文选》的标准为“事出于沈思,义归乎翰藻”,刘峻本文是符合这一标准的。用骈体文写“论” ,自比绘景抒情的“赋”不易,但《广绝交论》还是达到了“丽而不浮,典而不野”(萧统《致湘东王书》)的写作境界。由于内容充实,感情丰沛,读来就大有“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的效果,从而使全文主旨具有令人信服的力量。本文一开始就仿《绝交论》的写法,借主客对话揭示作者的论点,从形式上表明本文与《绝交论》的写作渊源。然后,文章列举经书教训与历史上传为佳话的“素交”以与下文的“利交”进行强烈的对照。再次,作者对“利交”各种流派的思想根源和表现方式作了鞭辟入里的剖析和淋漓尽致的描绘,主要用例证法进行了论证。复次,作者又在大力概括“利交”特征、危害之后,用“朱穆昌言而示绝,有旨哉,有旨哉”的赞赏来充分回答开头时“《绝交论》为是乎?为非乎”的客难,前后遥相呼应。最后则笔锋再一进逼,直吊任昉生前高朋满座,而身后旧交零落,尽剥那批忘恩负义之徒的当初的伪装,以彻底地揭示出“素交尽,利交兴”的世态和人物,强烈地反映了“广绝交”的必要性作结。这样,通篇条理清晰,脉络分明,结构谨严,逻辑周密。

本文在写作上另一特色是作者调动了多种修辞手法。除对偶、排比原属构成骈文的要素,在文中俯拾皆是外,作者用了大量比喻(如“琴瑟”、“兰茝”、“胶漆” 、“埙篪”、“鱼贯凫跃” 、“飒沓鳞萃”),借代(如“银黄” 、“朱紫” 、“轮盖” 、“苞苴”),夸张(如“匍匐逶迤”、“折枝舐痔”),对比(如任昉生前“彯组云台者摩肩,趋走丹墀者叠迹”,身后则“门罕渍酒之彦”,“野绝动轮之宾” )等,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形。其中不少妙词精句被《佩文韵府》及《辞源》(修订本)引作书证。更值得一提的是第二段尾句: “有旨哉,有旨哉! ”和全文尾句“诚耻之也! 诚畏之也”这两组叠句,凝聚着作者赞赏和警戒的激情,扣人心弦,发人深省。

然而,囿于时代和经历的局限,作者仅能从南朝“士族”立场上来愤世嫉俗,未能注意到“庶族”即广大民间的真挚交往,其论点就难免失之偏颇。 同样, 对庄𫐆、盗跖的评价也表明其认识上的这一缺陷。另外,受骈体文规格的制约,说理方面有时缺乏足够的明确性,不能不给初学者带来阅读中的一定困难,但反过来说,倒也可能使其含有鉴赏上的相当乐趣。

字数:15097
周冠明,桂心仪

吴功正 执行主编.古文鉴赏辞典.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87.第607-623页.

杂文《广绝交论》鉴赏 - 可可诗词网

广绝交论

 客问主人曰: “朱公叔《绝交论》,为是乎? 为非乎?”
 主人曰: “客奚此之问? ”
 客曰: “夫草虫鸣则阜螽跃,雕虎啸而清风起。故氤氲相感,雾涌云蒸;嘤鸣相名,星流电激。是以王阳登则贡公喜,罕生逝而国子悲。且心同琴瑟,言郁郁于兰茝; 道叶胶漆,志婉娈于埙箎(11)。圣贤以此镂金版而镌盘盂(12),书玉牒而刻钟鼎。若乃(13)匠人辍成风之妙巧(14),伯子息流波之雅引(15)。范、张款款于下泉(16),尹、班陶陶于永夕(17)。骆驿纵横,烟霏雨散(18),巧历(19)所不知,心计莫能测。而朱益州汩彝叙(20)、粤谟训(21)、捶直切(22)、绝交游,比黔首以鹰鹯(23),媲人灵于豺虎,蒙有猜焉(24),请辨其惑。”
 主人听然(25)而笑曰: “客所谓抚弦徽音(26),未达燥湿变响(27),张罗沮泽(28),不睹鸿雁云飞。盖圣人握金镜(29)、阐风烈(30), 龙骧蠖屈(31), 从道污隆(32)。 日月联璧(33), 赞亹亹之弘致(34); 云飞电薄(35),显棣华之微旨(36)。若五音(37)之变化,济九成(38)之妙曲,此朱生得玄珠于赤水(39),谟神睿(40)而为言。至夫组织仁义,琢磨(41)道德,驩其愉乐(42),恤其陵夷(43),寄通灵台之下(44),遗迹江湖之上(45),风雨急而不辍其音(46),霜雪零而不渝其色(47)。斯贤达之素交(48),历万古而一遇。
 逮叔世民讹(49),狙诈飙起(50),溪谷不能逾其险(51),鬼神无以究其变(52),竞毛羽之轻(53),趋锥刀之末(54)。于是素交尽,利交兴,天下蚩蚩(55),鸟惊雷骇(56)。然财利交同源,派流(57)则异,较言其略(58),有五术(59)焉:
 若其宠钧董、石(60),权压梁、窦(61),雕刻百工(62),炉捶(63)万物,吐漱兴云雨,呼噏(64)下霜露。九域耸其风尘(65),四海叠其熏灼(66)。靡不望影星奔(67),藉响川骛(68)。鸡人(69)始唱,鹤盖成阴(70); 高门旦开,流水接轸(71)。皆愿摩顶至踵(72),隳胆抽肠(73)。约同要离焚妻子(74),誓殉荆卿湛七族(75)。是为势交(76),其流一也。
 富埒陶、白(77),资巨程、罗(78),山擅铜陵(79),家藏金穴(80),出平原而联骑(81),居里闬而鸣钟(82)。则有穷巷之宾,绳枢(83)之士,冀宵烛之末光(84),邀润屋之微泽(85),鱼贯凫跃(86),飒沓鳞萃(87),分雁骛之稻粱(88),沾玉斝之余沥(89),衔恩遇、进款诚(90),援青松以示心(91),指白水而旌信(92)。是曰贿交(93),其流二也。
 陆大夫宴喜东都(94),郭有道人伦东国(95)。公卿贵其籍甚(96),搢绅羡其登仙(97),加以颐蹙頞(98),涕唾流沫(99),骋黄马之剧谈(100),纵碧鸡之雄辩(101)。叙温郁(102),则寒谷成暄(103);论严苦(104),则春丛零叶。飞沉出其顾指(105),荣辱定其一言。于是有弱冠王孙、绮纨公子,道不挂于通人(106),声未遒于云阁(107),攀其鳞翼(108),丐其余论(109),附驵骥之旄端(110),轶归鸿于碣石(111)。是曰谈交(112),其流三也。
 阳舒阴惨(113),生民大情(114),忧合欢离(115),品物恒性。故鱼以泉涸而煦沫(116),鸟因将死而鸣哀。同病相怜,缀河上之悲曲(117);恐惧置怀,昭谷风之盛典(118)。斯则断金于湫隘(119),刎颈于苫盖(120)。是以伍员濯溉于宰嚭(121),张王抚翼于陈相(122)。是曰穷交(123),其流四也。
 驰骛之俗(124),浇薄之伦(125),无不操权衡(126),秉纤纩(127);衡所以揣其轻重,纩所以属其鼻息(128)。若衡不能举,纩不能飞(129),虽颜、冉龙翰凤雏(130),曾、史兰熏雪白(131),舒、向金玉渊海(132),卿、云黼黻河汉(133),视若游尘,遇同土梗,莫肯费其半菽(134),罕有落其一毛。若衡重锱铢(135),纩微飘撇(136),虽共工之搜慝(137),欢兜之掩义(138),南荆之跋扈(139),东陵之巨猾(140),皆为匍匐逶迤(141),折枝舐痔(142),金膏翠羽将其意(143),脂韦便辟导其诚(144)。故轮盖(145)所游,必非夷、惠(146)之室;苞苴(147)所入,实行张、霍(148)之家,谋而后动,毫芒寡忒(149)。是曰量交(150),其流五也。
 凡斯五交,义同贾鬻(151)。故桓谭譬之于阛阓(152),林回喻之于甘醴(153)。夫寒暑递进,盛衰相袭(154)。或前荣而后悴(155),或始富而终贫,或初存而末亡,或古约而今泰(156)。循环翻覆,迅若波澜。此则殉利未尝异,变化之道不得一。由此观之,张陈所以凶终(157),萧、朱所以隙末(158),断焉(159)可知矣。而翟公方规规然以箴客(160),何所见之晚乎?
 因此五交,是生三衅(161):败德殄(162)义,禽兽相若,一衅也;难固易携(163),仇讼(164)所聚,二衅也; 名陷饕餮(165),贞介(166)所羞,三衅也。古人知三衅为梗(167),惧五交之速尤(168)。故王丹威子以槚楚(169),朱穆昌言而示绝,有 旨哉(170)!有旨哉!
 近世有乐安任昉(171),海内髦杰(172)。早绾银黄(173),夙昭民誉。道文丽藻(174),方驾曹、王(175); 英峙俊迈(176),联横许、郭(177)。类田文之爱客(178),同郑庄(179)之好贤。见一善则盱衡扼腕(180),遇一才则扬眉抵掌(181)。雌黄出其唇吻(182),朱紫由其月旦(183)。 于是冠盖辐凑(184), 衣裳云合, 辎軿击䡺(185), 坐客恒满。蹈其阃阈(186),若升阙里之堂(187); 入其隩隅(188 ),谓登龙门之阪(189)。至于顾眄(190)增其倍价,剪拂(191)使其长鸣,飘组云台者摩肩,趋走丹墀者叠迹(192)。莫不缔恩狎(193),结绸缪(194),想惠、庄之清尘(195),庶羊、左之徽烈(196)
 及瞑目东粤,归骸洛浦(197)。繐帐(198)犹悬,门罕渍酒之彦(199),坟未宿草(200),野绝动轮之宾(201)。藐尔诸孤(202),朝不谋夕(203),流离大海之南(204),寄命瘴疠之地。自昔把臂之英(205),金兰之友(206),曾无羊舌下泣之仁(207),宁慕郈成分宅之德(208)
 呜呼! 世路险(209), 一至于此。 太行孟门, 岂云崭绝(210)。是以耿介之士,疾其若斯(211); 裂裳裹足(212),弃之长骛(213)。犹立高山之顶,欢与糜鹿同群(214)。曒曒然绝其氛浊(215),诚耻之(216)也,诚畏之也。”
 

(《昭明文选》)


 注释 ①朱公叔《绝交论》——朱穆的《绝交论》。朱穆,字公叔,东汉河南南阳人。因感世道浇薄,人心日下,作《绝交论》。其文已不传。②奚此之问——即奚问此。奚: 何。③阜螽——蝗的幼虫。④氤氲(yin yun)——指天地阴阳之气的聚合。⑤嘤鸣——鸟鸣,喻朋友间同气相求。《诗经·小雅·伐木》: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⑥星流电激——流星闪电。喻友道感应迅速。⑦王阳登则贡公喜——据《汉书·王吉传》: 王阳,名吉,字子阳,与贡禹同乡深交。时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 登: 入朝做官。⑧罕生逝而国子悲——《左传》昭公十三年载: 罕生死,子产痛哭流泪,说: “吾已无为为善矣,唯夫子知我。”国子: 即子产。⑨郁郁于兰茝(zhi)——意气相投如兰茝互相发散香气。兰、茝; 均香草名。⑩道叶(xie)胶漆——情谊牢固如胶漆结合。叶:和洽,合。(11)婉娈于埙(xuan)篪(chi)——和谐如同埙篪两种乐器合奏。埙:土制乐器。篪:竹制乐器。(12)镂金版而镌盘盂——铭刻在金版盘盂上。镂、镌:刻。金版:金属制成的版。国有大事则镂之于版。(13)若乃——至于说。(14)匠人辍成风之妙巧——据《庄子·徐无鬼》:一个楚国人的鼻尖上有微薄如苍蝇翅膀的白粉,他请匠人石为他削去。匠人风快地挥动斧头砍削,他脸不变色,结果白粉尽去而没有伤着鼻子。宋元君听说此事后,请匠人再施妙技。匠人说,我的合作者早死了。辍:停止。(15)伯子息流波之雅引——据《吕氏春秋·本味》:伯牙,春秋时人,善弹琴,与钟子期友善。钟听他弹琴,知道他志在高山流水。钟死后,他深感世无知音了,不再弹琴。流波:流水。雅引:雅乐。(16)范、张款款于下泉——《后汉书·范张传》载:范式张劭少时为友,情谊甚笃。张劭死,范式梦见他来告死期和葬期,于是按期去送葬。范式未到,落葬而灵柩不下。范式素车白马,到达葬地,拿着引柩入穴的绳子,灵柩才落下去。款款:诚恳的样子。下泉:地下。(17)尹、班陶陶于永夕——《东观汉记》载,汉代尹敏和班彪相厚,每相谈,常晏暮不食,昼则至冥,夜则彻旦。班彪说: “相与久语,为俗人所怪。然钟子期死,伯牙破琴,曷为陶陶哉!”陶陶:和乐的样子。永夕:长夜。(18)烟霏雨散——形容众多。(19)巧历——精巧的计算家。(20)朱益州汨彝叙——朱穆乱了常理次第。朱益州:朱穆死后被追赠为益州太守。汨:弄乱,扰乱。彝:常道,法度。叙:秩序,次序。(21)粤谟训——违背圣贤古训。粤:同“越”,超越,违背。(22)捶(chui)直切——指责朋友交情。捶:打击,抨击。直切:指朋友之间直率恳切的交往。(23)比黔首以鹰鹯(zhan)——把老百姓比做鹰鹯。黔首,秦时对百姓的称呼。鹰、鹯: 猛禽,此指凶残的人。(24)蒙有猜焉——意谓我有疑难。蒙:愚昧,这里是客人的谦词。(25)听(yin)然——张口笑的样子。(26)抚弦徽音——拨弄琴弦发出声响,即弹琴奏乐。徽:琴上音位标志,这里用作动词,弹奏。(27)未达燥湿变响——不了解琴声由于气候的干燥湿润情况不同而相应地发生变化。达: 通晓。(28)张罗沮(ju)泽——把网撒在水泊里。罗:捕鸟的网。沮泽:水草丛生的沼泽地带。(29)握金镜——怀揣高明的道理。金镜:喻明察。(30)阐风烈——弘大风俗教化。阐:明,显。(31)龙骧(xiang)蠖(huo)屈——龙腾跃昂举蠖屈曲隐遁,比喻人随时运或进或退的处世态度。蠖,又称尺蠖。(32)从道污隆——随从世道的盛衰。污隆:指世道的衰败兴盛。(33)日月联璧——日月象并列的两块玉一样同升同在于天空,古人认为这是天下太平的好兆头。璧:玉块。(34)赞亹(wei)亹之弘致——意谓积极用世。赞:辅助,辅佐。亹亹:行进的样子。弘:大。致:情态,意态。(35)云飞电薄——比喻世道丧乱。薄:迫,冲击。(36)显棣华之微旨——谓深明权衡变化之义。棣华:《论语·子罕》: “唐棣之华,偏其反而。”这里取“反而”的意思,引申为变化。微旨:深奥的意义。(37)五音——指宫、商、角、徵(zhi)、羽五种音调。(38)济九成——构成九章乐曲。济,调济,这里是构成的意思。成,乐曲一终为一成。这里以九成指代韶乐。(39)得玄珠于赤水——意谓探求到真理。《庄子·天地》: 黄帝游于赤水之北,登于昆仑之丘,南还归,失落玄珠。派智寻找不得,派离朱寻找不得,派喫诟寻找也不得。派象罔寻找,象罔找到了。玄珠: 黑色珠子。赤水: 水名。(40)谟神睿(rui)——效法圣哲。神睿: 神圣聪明。(41)琢磨——磨砺,研究。(42)驩其愉乐——与朋友处乐同欢。其: 指朋友。(42)恤其陵夷——同情朋友的悲忧。陵夷: 衰落。(44)寄通灵台之下——意谓朋友之间,心灵相通。灵台: 指心。(45)遗迹江湖之上——意谓朋友往来,不拘形迹。(46)风雨急而不辍其音——意谓友情不因处境变乱而中止。风雨急,比喻时局变乱。(47)霜雪零而不渝其色——意谓友谊不因处境恶劣而改变。霜雪零: 比喻处境恶劣。零: 落下。渝: 改变。(48)斯贤达之素交——这是贤达之士始终如一的交谊。(49)叔世民讹——末世人诈伪。叔世: 指政治、风俗衰败的时代。(50)狙(ju)诈飙起——诡诈之风如狂飙突起。飙: 狂风。(51)溪谷不能逾其险——意谓人心比山川还要险恶。(52)无以究其变——不能穷尽它的变化。(53)竞毛羽之轻——争逐细小的利益。羽毛之轻: 极言事情的细微。(54)趋锥刀之末——意同“竞羽毛之轻”。趋: 奔赴。锥刀:小刀。末: 尖端。(55)蚩蚩(chi)——扰扰攘攘的样子,乱的样子。(56)鸟惊雷骇——比喻利交的可怕。雷骇: 被雷声惊骇。(57)派流——水的分流,这里指利交的类别。(58)较言其略——说明它的大概。(59)术——手段,所取的道路。(60)宠钧董、石——所得到的恩宠与董贤和石显相同。董贤和石显都是西汉的宠臣。(61)权压梁、窦(dou)——权势超过梁冀和窦宪。梁冀和窦宪都是东汉的外戚。(62)雕刻百工——毁坏各种器物。雕刻: 这里是故意损坏的意思。百工: 各种工匠,这里指工匠们制造的各种器物。(63)炉捶——糟踏,毁坏。(64)呼噏(xi)——即呼吸。(65)九域耸其风尘——全国上下都畏惧他的威风。九域: 指全国。耸: 震惧。风尘: 风起尘扬,天地昏浊,此指其威势。(66)四海叠其熏灼——全国上下畏惧他的气焰。叠: 震惧。熏灼: 气焰熏天,咄咄逼人。(67)靡不望影星奔——意谓无不趋附于他的权势。靡: 没有。影:指权贵的形影。星奔: 如繁星奔走。(68)藉响川骛——意同“望影星奔”。藉: 凭借。响: 指权贵的声响。川骛: 如流水般急驰。(69)鸡人——掌管报晓的官吏。(70)鹤盖成阴——车马蔽日。鹤盖: 飞鹤般的车盖,这里指官僚们的车马。成阴: 形容车马多。(71)流水接轸(zhen)——形容车马络绎不绝。轸: 车。(72)摩顶至踵——从头顶到脚跟全被摩擦损伤。(73)隳(hui)胆抽肠——弄破胆,抽出肠子。隳: 毁坏。(74)约同要离焚妻子——形容趋炎附势之徒甘愿为权贵牺牲亲人。约: 誓约。要离焚妻子,据《吕氏春秋·忠廉》,春秋末年,要离经伍子胥推荐,替吴王谋刺在卫国的公子庆忌。为了取得信任,要离请吴王砍断自己的右手,杀掉自己的妻子,伪装得罪出走。后来他伺机杀死庆忌,然后自杀。(75)誓殉荆卿湛(chan)七族——意同“约同要离焚妻子”。殉: 通“徇”。从。荆卿: 战国末刺客荆轲,他为燕太子丹谋刺秦王政,事败被杀。湛七族,据说燕太子丹为了让荆轲取得秦王信任,便把荆轲的亲族都杀了。湛:同“沉”,杀掉。七族,亲族的统称。(76)势交——趋炎附势的交游。(77)富埒(lie)陶、白——豪富与范蠡(li)、白圭相等。埒:等于,同等。范蠡:春秋末越国大夫,后经商而致富,称陶朱公。白圭:周朝的富人。(78)资巨程、罗——钱财多于程郑、罗褒。程郑:汉初工商奴隶主。罗褒:汉代成都的富人。(79)擅铜陵——占有铜山。汉文帝宠幸邓通,赐给他一座铜山,由他铸钱,他因此而成大富。(80)家藏金穴——据《后汉书·光武郭皇后传》:郭皇后的弟弟郭况,屡受赏赐,财富无比,京城的人称他家为“金穴”。(81)出平原而联骑(ji)——出外则马骑并接。骑:一人一马谓骑。(82)居里闬(han)而鸣钟——居家则击钟列鼎而食。里闬:即里巷。闬,闾门。鸣钟: 古代常以钟鸣鼎食来形容富贵人家生活的豪奢。(83)绳枢(shu)——用绳子拴门,极言贫困。(84)冀宵烛之末光——希望得到灯烛的微光,形容寒酸乞怜的情态。(85)邀润屋之微泽——求取富贵人家微薄的恩泽。(86)鱼贯凫(fu)跃——象游鱼前后相随,象飞跃的野鸭成群成队。(87)飒沓鳞萃——形容投奔富贵人家的人众多踊跃。飒沓:众盛的样子。鳞萃:群集。鳞:鱼。(88)分雁骛之稻粱——意谓乞求得到富贵人家的剩饭残羹。稻粱:这里指喂养家鸟家禽的食物。(89)沾玉斝(jia)之余沥——分得富人的残杯剩酒。斝:酒器。沥:滴。(90)进款诚——进献恳切至诚的心意。(91)援青松以示心——引据青松表明心迹。(92)指白水而旌信——指着白水表明信用。《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公子重耳有一次渡黄河时,对舅父子犯说: “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93)贿交——贪恋富人财物的交游。(94)陆大夫宴喜东都——据《汉书》传四十三:陆贾,汉初楚人,以客从刘邦,有辩才,授太中大夫,陈平赠给他五百万钱为饮食费,他于是游公卿间。宴喜:宴乐。西都:长安。(95)郭有道人伦东国——据《后汉书》传六十八:郭泰,东汉太原人,博通经典,善谈论,居家教授,弟子至千人,曾游洛阳。举“有道”,不应,人称郭有道。人伦东国,在洛阳人品出众。人伦:本指封建社会所规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里作“有人望”解。(96)公卿贵其籍甚——达官贵人崇尚他们名声大。公卿:泛指朝廷中高级官员。籍甚:盛大,盛多,这里指声名很大。(97)搢(jin)绅羡其登仙——士大夫羡慕他们名位显赫。搢绅:也写作“缙绅”、“荐绅”,旧时高级官员的装束,这里用作官宦的代称。登仙: 比喻声名其上。(98)领(qin)颐(yi)蹙(cu)頞(e)——形容谈论的表情。頞:收敛,紧缩。颐:面颊,腮。蹙:皱。頞:鼻梁。(99)涕唾流沫——唾沫飞溅。(100)黄马之剧谈——据《庄子·天下》,战国时名家惠施等提出黄马与深黑色的牛是三物的命题。剧谈:激烈的论争。(101)碧鸡之雄辩——汉代王褒作有《碧鸡颂》,今存佚文数行。碧鸡:神名。雄辩:雄健有力的论辩。(102)温郁——温暖。郁:通“燠”,暖。(103)寒谷成暄——寒冷的山谷变得暖和。(104)严苦——猛烈的困苦,这里指严寒。(105)飞沉出其顾指——人的升降决定于他的一顾盼一指手。飞: 指仕宦升迁。沉: 指仕途失意。(106)道不挂于通人——意谓道德学问平常。通入: 学识贯通古今的人。(107)声未遒于云阁——意谓声誉不大。遒: 迫近。云阁: 高耸入云的楼阁,此指最高统治者图画功臣的地方。(108)攀其鳞翼——依附他的名望。鳞翼,龙麟凤翼。(109)丐其余论——乞取他的言辞,犹“拾人牙慧”。(110)附驵(zu)骥之旄(mao)端——比喻依附名流。驵、骥: 骏马名。旄端: 毛尖。(111)轶(yi)归鸿于碣石——超过鸿雁先到东海碣石,形容捷足先登,比喻获取声名。碣石: 山名,秦始皇、汉武帝皆曾东巡至此,刻石观海。(112)谈交——言谈之交。(113)阳舒阴惨——处顺境舒畅,居逆境忧伤。阳、阴: 古代哲学概念,这里指处境的好与坏。(114)生民大情——犹“人之常情”。生民: 人民。(115)忧合欢离——意本《庄子·大宗师》: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煦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谓聚合一起而同处困境,虽相亲而实忧,彼此离散却各得其所,虽相忘而实喜。(116)鱼以泉涸(he)而(xu)沫——比喻人共处患难而有情谊, 参注(115)。涸: 干。: 吐气。 沫: 口沫, 这里作用口沫互相沾湿讲。(117)同病相怜,缀河上之悲曲——《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载: 春秋时,楚人伯嚭逃奔到吴国,伍子胥请他做大夫。有人问伍子胥,为什么一见面就这样信任伯嚭,伍子胥说: “吾之怨与嚭同。子闻河上之歌乎?同病相怜,同忧相救。”怜: 同情,怜悯。缀: 连缀。(118)恐惧置怀,昭谷风之盛典——《诗经·小雅 · 谷风》:“将恐将惧,置予于怀。”意谓关心友人的困 苦。(119)断金于湫(jiao)隘——同心结于陋巷。断金: “同心”的代名词。《易经·系辞上》: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湫隘,低下狭小。此指不好的居室。(120)刎(wen)颈于苫(shan)盖——深交建于贫贱。刎颈: 同生共死的交谊。苫盖: 茅草编的遮盖物,比喻贫贱。(121)伍员濯(zhuo)溉于宰嚭——伍子胥提携伯嚭。濯溉: 比喻培植。宰嚭: 即伯嚭,他曾任太宰,故称。(122)张王抚翼于陈相——张耳护庇陈余。张耳,汉初诸侯。陈余,秦末大梁人,曾任赵国相。秦末,张耳陈余一同起兵反秦。《史记》、《汉书》均有传。(123)穷交——贫贱中的交谊,此指只能共患难而不能同欢乐的交谊。据《史记》,伯嚭因伍子胥之力而显,但得势以后,谗害伍子胥。陈余曾得张耳护庇,但尊贵之后,与张耳绝交了。(124)驰骛之俗——指奔走权贵的鄙俗之人。驰骛: 奔走趋赴。(125)浇薄之伦——指不忠实不厚道的狡诈之徒。浇薄: 不厚道; 伦: 辈。(126)操权衡——手持量具。权: 秤锤; 衡: 秤杆。(127)秉纤纩——手执属纩。纤纩: 轻细的丝绵,这里指属纩,测验临死者呼吸的用具。(128)属其鼻息——测验临死者鼻腔呼吸时的气息,比喻窥测别的微小动向。(129)衡不能举,纩不能飞——比喻无利可图。举: 抬起,上扬; 飞: 飞动。(130)颜、冉龙翰凤雏——颜回和冉求那样的优异人才。龙翰凤雏: 比喻才能优异。(131)曾、史兰熏雪白——曾参和史鱼那样的品德高尚之士。史; 春秋时卫国的大夫史鱼。兰薰: 象兰花一样芳香,比喻品行高洁。(132)舒、向金玉渊海——董仲舒和刘向那样的学者。金玉:比喻文章华贵;渊海:深渊和大海,比喻学问渊博。(133)卿、云黼(fu)黻(fu)河汉——司马相如和扬雄那样的文士。卿:司马相如字长卿,云:扬雄字子云;黼黻:古代礼服绣的花纹;这里比喻文辞的华丽;河汉:银河,这里比喻辞采的丰富。(134)菽(shu)——豆的总称。(135)衡重锱(zi)铢(zhu)——谓秤杆的一头稍微有些低沉,比喻有微利可图。锱铢:极细小的重量单位,六铢为一锱,四锱为一两。(136)飘撇(pie)——飘拂,微微吹动。(137)共工之搜(sou)慝(te)——共工那样的大奸。共工:传说是尧的臣子,与欢兜、三苗、鲧一起被称为“四凶”;搜慝:隐蔽的罪恶。(138)掩义——不义。(139)南荆之跋扈——指传说中战国时代楚国的庄𫐆。南荆:楚地;跋扈:骄横暴戾。(140)东陵之巨猾——指战国时代齐鲁两国之间的盗跖。东陵:战国时齐地;猾:狡猾。(141)匍匐逶迤——伏在地上曲折爬行,形容奴颜婢膝的丑态。(142)折枝舐(shi)痔——按摩肢体舔舐痔疮,形容谄媚取宠的丑行。(143)金膏翠羽将其意——用珍贵的物品申明自己的敬意。金膏:金液;翠羽:翠鸟的羽毛,指代珍贵物品;将:表现,奉献。(144)脂韦便辟导其诚——用阿谀逢迎表达自己的真诚。脂韦:油脂和软皮,比喻阿谀圆滑;便辟:逢迎谄媚的样子。(145)轮盖——车轮车盖,这里指车。(146)夷、惠——商末的伯夷和春秋时的柳下惠,都是古代的所谓高士。(147)苞苴(ju)——指行贿的财物。(148)张、霍——西汉大臣张安世和霍光。(149)毫芒寡忒(te)——意谓拉拢结交谁,计算得十分周密。毫芒:犹毫末,比喻极其细微。忒:差错。(150)量交——度量轻重的交往。(151)贾鬻(yu)——买卖。(152)桓谭譬之于圜阓(huan hui)——桓谭将它比做市场。桓谭:当为“谭拾”之误。《战国策》卷十一载:谭拾子向孟尝君谈及人们趋炎附势时说: “请以市喻。市,朝则满,夕则虚,非朝爱市而夕憎之也,求存故往,亡故去。”(153)林回喻之于甘醴——据《庄子·山木》:“林回曰: ‘……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醴:甜酒。(154)袭——承继。(155)悴——衰败。(156)古约而今泰——古贫困而今安乐。(157)张、陈所以凶终——张耳和陈余之所以凶杀相终结。据《汉书》,张耳后来降汉与韩信一起破赵杀掉了陈余。(158)萧、朱所以隙末——据《汉书·萧育传》,萧育与朱博为友,当时长安人说: “萧、朱结绶,王、贡弹冠。”后来朱博做了丞相,萧育才位至卿,埋怨朱博没有尽力荐举自己。隙末:后来感情上产生了裂痕。(159)断焉——绝对。(160)翟(zhai)公方规规然以箴客——据《史记·汲郑传》:翟公,西汉下邽人,为廷尉,宾客盈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后复职,宾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门曰: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志。一贵一贱,交情乃见。”方:才。规规然:失神的样子。箴:规讽,规戒。(161)衅——瑕隙,毛病。(162)殄——绝灭,毁灭。(163)难固易携——友谊难于牢固而易于破裂。携:离,破裂。(164)仇讼——仇人互相指责。(165)饕(tao)餮(tie)——古代传说中一种凶恶贪吃的兽,这里指贪婪无厌。(166)贞介——正直有节操。(167)梗——灾害、弊病。(168)速尤——招致祸害。(169)王丹威子以槚(lia)楚——据《后汉书·王丹传》:东汉王丹的儿子有一个同学死了亲人,他打算去吊唁,王丹认为不应该轻率地交友,以免难于全始全终,因而不准他去,并且“怒而挞之”,叫他只能寄缣去祭祀。槚、楚:两种植物名称,这里指棍杖。(170)有旨哉——意味深长啊。旨: 美。(171)任昉(460—508)——字彦升,乐安(今山东寿光县)人,梁代文学家,工于章奏,与沈约齐名,当时有“沈诗任笔”之称。(172)髦杰——才能出众的人。(173)早绾银黄——意谓早年就做了大官。绾(wan):系。银黄:银印和黄色印带,这里指代高级官职。(174)遒文丽藻——文章刚劲有力,辞藻华丽。(175)方驾曹、王——谓与曹植、王粲并驾齐驱。曹植、王粲:汉魏着名文学家。(176)英峙俊迈——英俊超逸,不同凡响。(177)联横许、郭——谓与许劭、郭泰同享盛誉。联横:平行,平等;许劭:东汉人,以善于赏识贤才与郭泰齐名。(178)类田文之爱客——象田文那样喜爱门客。田文:即孟尝君,战国时齐国贵族,以好客闻名,门下有食客数千。(179)郑庄——郑当时,字庄,西汉人,好客,客至无贵贱俱留之,经常向皇帝荐举贤士。(180)盱(xu)衡扼腕——形容激动兴奋。盱衡:扬眉举目;扼腕:手握其腕。(181)抵掌——拍手。(182)雌黄出其唇吻——意谓经常品评人物。雌黄:评论;唇吻:口,嘴。(183)朱紫由其月旦——意谓人物的高下由他品评而定。朱紫:比喻正确的与似是而非的事物;月旦:品评人物。(184)冠盖辐凑——形容其宾客盈门。冠盖:官吏的服饰和车乘,借指官吏。辐凑:比喻聚集一起。(185)辎(zi)軿(ping)击䡺(wei)——车辆多得车轴头相互碰撞。辎軿:指车辆;䡺:车轴的末端。(186)阃(kun)阈(yu)——门限。(187)升阙里之堂——谓极其荣耀。阙里:孔子的乡里。(188)隩(ao)隅——屋里边的角落。(189)登龙门之阪——谓身价甚高。《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水险不通,鱼鳖之类不能上去,上去的就是龙了。阪:斜坡。(199)顾眄(mian)——回头看,这里是青睐的意思。(191)剪拂——修剪拂拭,指整理马的毛,这里比喻称誉、荐举。(192)飘组云台者摩肩,趋走丹墀者叠迹——形容得到高官厚禄的人很多。组:印绶;云台:耸入云天的台阁,指汉代台阁,汉明帝在这里绘了邓禹等二十八位功臣的像。丹墀:古代宫殿的红色台阶,这里指皇帝面前。摩肩、叠迹:都是形容多。(193)缔恩狎——建立敬重亲近之情。(194)绸缪——情意深厚。(195)惠,庄之清尘——谓惠施与庄周那样的深厚交谊。清尘:车后扬起的尘埃,此用为对人的敬称。清:敬词。(196)庶羊、左之徽烈——《烈士传》载:春秋时,“羊角哀、左伯桃二人为死友。欲仕于楚,道阻,遇雨雪不得行,饥寒,自度不俱生。伯桃谓角哀曰: ‘俱死之后,骸骨莫收,内手扪心,知不如子,恐无益而弃子之能,我乐在树中。’角哀听之,伯桃入树中而死。”庶:希望。徽:美好。烈:业绩。(197)归骸洛浦——归葬扬州。洛浦:洛水边,这里指扬州。洛阳原为西晋京都,在南朝时沦陷,南朝人士便把当时属扬州管辖的南京市一带比为洛阳。(198)繐(sui)帐——灵帐。(199)门罕渍酒之彦——意谓没有人来吊唁。渍酒: 吊丧祭墓。渍: 浸。彦: 贤士。(200)坟未宿草——谓死了还不到一年。宿草: 隔年的草。(101)动轮之宾——用范式素车白马去吊唁张劭事。见前注(16)。(102)藐尔诸孤——指任昉遗下的子女。藐尔: 弱小的样子; 孤: 孤儿。(103)朝不谋夕——早晨不能考虑晚上,意谓生活艰危。(104)流离大海之南——流落广东。(105)把臂之英——关系亲密的杰出人物。把臂: 握住对方的手,表示亲密。(106)金兰之友——情谊深厚如同兄弟的朋友。金兰: 《易经·系辞上》: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同心之言,其臭(气味)如兰。”(207)羊舌下泣之仁——《春秋外传》载: “叔向见司马侯之子,抚而泣曰: ‘自此父之死也,吾蔑与比事君也。’ ”羊舌: 叔向姓羊舌。(208)郈(hou)成分宅之德——《孔丛子·陈士义》载: “郈成子自鲁聘晋,过卫,右宰毂臣止而觞之,陈乐不作。酣以,送以璧,成子不辞。其仆曰: ‘不辞何也?’ 成子曰:‘夫止而觞我,亲我也; 陈乐不作,告我哀也; 送我以璧,托我也,卫其乱也。’ 行三十里而闻卫乱作,右宰毂臣死之。成子迎其妻子, 还其璧, 隔宅而居之。”(209)险(xi)——艰险难行。(210)太行孟门,岂云崭绝——意谓太行山和孟门山还比不上世路的艰险。崭绝: 山高险峻的样子。(211)疾其若斯——憎恨它象这个样子。(212)裂裳裹足——形容急急地离去。墨子止楚攻宋,急于行走,脚破了就撕下衣裳将它包好再走。(213)弃之长骛(wu)——抛弃世俗的友人和世道永远走开。骛: 奔驰,急跑。(214)与麋(mi)鹿同群——即脱离世俗,断绝与世俗之友的交谊。(215)曒曒(jiao)然绝其氛浊——谓保持自身的清白洁净。曒曒然: 清白的样子。氛浊:浊气。(116)耻之——以之为耻。之: 指世俗的交往,虚伪的友谊。
 赏析 刘峻的《广绝交论》是有感于朋友任昉的身后之事而写的。任昉历仕宋、齐、梁三朝。他博览群书,有干才和文才,且为人正直,为官清正,生活俭朴。特别是对年轻有为的人极关心,能向有关方面推荐,从不忌才妒能。因此当时许多人都愿意和他交朋友。据《梁书·武帝本纪》载: “竟陵王子良开西邸,招文学,高祖 (萧衍)与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等游焉,号曰‘八友’ 。”又据《南史·到溉传》: “任昉为御史中丞,后进皆宗之。时有彭城刘孝绰、刘苞、刘儒,吴郡陆倕、张率,陈郡殷芸,沛国刘显及溉、洽,车轨日多,号曰 ‘兰台聚’ 。”可是他死后,门庭冷落,连去吊丧的人也很少,子女无人抚养,有朝不保夕的危险。对此,刘峻曾亲眼目睹: 《梁典》记载,他“见任昉诸子西华兄弟等,流离不能自振,生平旧交,莫有收恤。西华冬月着葛巾帔练裙,路逢峻,峻泣然矜之”。刘峻对此既目不忍睹,更感慨系之,于是发而为文,接过朱穆《绝交论》的观点而发挥,剖析了形形色色的势利之徒,揭露了当时友谊的虚伪,表达了强烈的愤世嫉俗之情。据说,文章写出后,到溉看了,“抵几于地,终身恨之。”不用说,文章的意义,在今天看来,绝不限于讽刺了到溉之流,对任昉的在天之灵有所慰藉。它对势利之徒及其交往之道的概括和分析,实是一幅终古常新的世相画。文章所抨击的种种“利交”及奉行这些交友之道的人,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仍然是值得警惕的,必须揭露的。我们今天仍然呼唤和期待真实无欺的朋友和真诚无伪的友谊。
 本文写得慷慨激昂,波澜起伏,气势俊利,于典缛之中有飞动之致。
 文章采用主客问答方式,起始反手擒题,欲广绝交而先难绝交,借客人之口大肆渲染心心相印,始终如一的“贤达之素交”,对朱穆的《绝交论》提出强有力的反诘。然后由主人接过客人的话,推广朱穆的观点,集中概括和分析“叔世民讹”之下的“利交”。先说其类:一曰“势交”,二曰“贿交”,三曰“谈交”,四曰“穷交”,五曰“量交”。次说其害:一是“败德殄义,禽兽相若”,二是“难固易携,仇讼所聚”,三是“名陷饕餮,贞介所羞”,与前部分内容形成鲜明强烈的对比。最后写任昉,把所论落到实处。这里再用对照:始写任昉生前爱客好贤,名昭天下,冠盖辐凑,坐客常满;继写他死后寂寞凄凉,无人前来作吊,“藐尔诸孤,朝不谋夕”。之后顺理成章地得出必当断绝这种虚伪交谊的结论,点醒题旨,并以感叹出之。文章的这种总体安排,大起大落,大开大合。
 文章议论风发。可以看到,作者每讲一层意思,都是上下古今纵横捭阖,数出一个又一个历史事实,使用一个又一个比喻形容,滔滔汩汩,势如大江和连弩。比如他讲“贿交”的那段文字,在铺陈纵论中,把贪人财物的交游揭露得淋漓尽致。
 文章大量使用对偶句和排比句,排比成篇,排而多变,又都措辞讲究,用语工稳,因而读起来虎啸生风,铿锵作响。如“至夫组织仁义,琢磨道德,驩其愉乐,恤其陵夷,寄通灵台之下,遗迹江湖之上,风雨急而不辍其音,霜雪零而不渝其色。斯贤达之素交,历万古而一遇。”等等,莫不如此。大凡慷慨激昂之文必用铺陈排比,而铺陈排比用得好,必能助成文章的激昂慷慨。刘峻本文,即可说明这一点。

广绝交论

南朝梁学者刘峻著。以主客答问形式阐述关于交友之道的思想。认为世人相交有两类,一是“素交”,一是“利交”。贤达之士的“素交”,“风雨急而不辍其音,霜雪零而不渝其色。”还描述了势力之交的五种表现形式,即“势交”、 “贿交”、 “谈交”、 “穷交”、“量交”,认为“凡斯五者,义同贾鬻”。其必产生三种恶果:一是“败德殄义,禽兽相若”;二是“难固易携,仇讼所聚”;三是“名陷饕餮,贞介斫修”。主张断绝“五交”,宁愿“独立高山之顶,欢与麋鹿同群”,也不同势利小人相交。此文是对朱公叔《绝交论》的发挥。文载《南史》五十九,《艺文类聚》二十一。

广绝交论

《广绝交论》

南朝·梁刘峻撰。《梁典》云:“刘峻见任昉诸子西华兄弟等流离不能自振,生平旧交莫有收恤,西华冬月著葛中,帔练裙,路逢峻,峻泫然矜之,乃广朱公权《绝交论》。”由此可知,本篇是由感而发的。虽然如此,作者亦未胶著于一人一事,而是把思维的触须伸向了更广阔的历史空间和现实空间。他首先以十分犀利的笔触对“世交”进行了无情的剖析:一曰“势交”,二曰“贿交”,三曰“淡交”,四曰“穷交”,五曰“量交”;并进而指出由这“五交”生出的“三衅”,即“败德殄义,禽兽相若”;“难固易携,仇讼所聚”;“名陷饕餮,贞介所羞。”有此深刻的背景,以下对任昉生前死后的描述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生前则“冠盖辐辏,衣裳云合,……坐客恒满。”死后则“德帐犹悬,门罕渍酒之彦,坟未宿草,野绝动轮之宾。”这种生前繁华死后寂寞的对立,使作者即发现了道德的沦落也感到了世情的可怕:“诚耻之也,诚畏之也。”态度之峻烈,令卑鄙者震荡,难怪任的那个伪友到溉读后“抵几于地,终身恨之。”

☚ 恨赋   追答刘秣陵沼书 ☛

广绝交论guǎngjué-jiāolùn

〔述宾〕 文章的题名,喻极悔恨。语本南朝梁·萧统《文选·刘峻〈广绝交论〉》:“善曰,流离不能自振,生平旧交,莫有收恤,西华,冬月著葛布帔练裙,路逢峻,峻泫然矜之,乃广朱公叔绝交论,到溉见其论,抵几于地,终身恨之。”
△ 褒义。用于描写悔恨。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24 8:5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