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庙见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庙见 庙见又称“奠菜”,中国古代的一种婚姻习俗。“庙见”一般在新婚夫妇成亲后举行。当新娘被迎娶到夫家,她要到男方祖先的庙里去祭拜祖先。古代礼制规定:新妇必须在“亲迎”礼之后的三个月进行“庙见”:“三月而庙见,称来妇也。择日而登于祢(指祭祀宗庙中代表祖先的牌位),成妇之义也。” ( 《礼记·曾子问》)宋代《朱子家训》规定新娘在被迎娶三天后到祠堂参拜行祭。明、清两朝也规定新娘在迎娶的第二天同时拜见公公、婆婆和拜祭祖先。近代,有些地区的人们在合卺(夫妇互饮交杯酒)后,新娘在新郎的陪伴下随即到家堂 (指存放祖先牌位的木龛或壁龛) 前拜祭祖先。 ☚ 铺帐 铺房 ☛ 庙见 庙见古代婚姻中的成妇礼。亦称“奠菜”。指成婚之时,舅姑 (夫的父母) 已去世,婚后二月,妇去男方祖先庙去拜祭的礼仪。《礼记·曾子问》:“三月而庙见,称来妇也; 择日而登于祢 (即祖庙),成妇之义也。”古礼规定,如在行庙见礼之前而新妇死亡,就不能葬于夫家,而只能归葬母方,所谓“示未成妇也”。宋代《朱子家礼》规定,迎娶三日后新人至祠堂行祭。明、清时规定,迎娶翌日拜见公婆与拜祭祖先同行。经庙见礼,新妇方正式成为夫族成员。 ☚ 看新妇 同牢合卺 ☛ 庙见❶嗣君即位首先拜谒祖庙,称庙见。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