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官 文官主管文书﹑典籍并负责修撰前代史书和搜集记录当代史料的官员:史官 史臣 优秀的史官:良史 唐以后皇帝的文学侍从官:翰林 主持历法的官员:宪官 管理文书或财货的官:府(~史;~君) 古代对书记﹑记室参军等文翰职官的通称:管记 撰写公文或状词的官吏:刀笔之吏 专事誊写的胥吏﹑书手:抄胥 钞胥 有品级的文官:袍笏 对贪脏枉法文官的蔑称:刀笔贾竖 ☚ 事官 乐官 ☛ 府史 ☚ 胥士 杂任 ☛ 府史fǔ shǐ官名。在周朝,府掌库藏,史掌文书。《周礼·天官·冢宰》:"府六人,史十有二人。"疏:"宰夫八职云,五曰府,掌官契以治藏;六曰史,掌官书以賛治。"在汉朝,为掌文书簿籍等事之佐吏的通称。《后汉书·百官志一》:"西曹主府史署用。"隋唐两朝,称台省佐吏为令史,而称九寺五监及各卫府的佐吏为府史。见《隋书·儒林·刘炫传》、《新唐书·百官志》。 府史流外官名。“府”与“史”在唐代本为两职,宋初合为一职,置于诸寺监,太常、大理寺七选,宗正、光禄、太府、卫尉、鸿胪、司农寺十选,少府、将作监十选,并出簿、尉。元丰改制后废。参见“府”、“史”。 府史吏名。宋前期大理寺吏人,沿用隋唐以来之制,九寺五监的胥史,“皆曰府史”,其职事相近于台省之主事、令史(《宋会要·职官》24之1、《隋书·百官志》下)。
府史公吏名。隋朝九寺五监置府史,庶近于六部诸司下之令史(《隋书·百官志》下)。宋前期卫尉寺设有府史二名,承行本寺事务(《宋会要·职官》22之1)。
府史吏名。唐光禄寺吏额中有府史之称(《旧唐书 ·职官志》3)。宋前期光禄寺置府史,承办本寺具体事务,编制四人(《宋会要·职官》21之1)。
府史公吏名。隶太仆寺。宋前期太仆寺判寺官下置府史,承办本寺事务(《长编》卷75乙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