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州唐代州名。《新唐书·地理志》庭州,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置。治金满县(今新疆吉木萨尔县护堡子北之破城子)。领蒲类、轮台、金满、西海四县。金山都护府、北庭都护府皆治于此。庭州在汉代为车师后王庭故地。元、明时期为别失八里地。其辖境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至乌鲁木齐一带。 庭州古州名。唐代在西域所置三州之一。因汉为车师后王庭得名。贞观十四年(640)侯君集灭高昌后置。领金满、蒲类、轮台、西海四县。治所在金满县(今新疆吉木萨尔县)。武则天长安二年(702)改为金蒲县(宝应元年[762]又改为后庭县),置北庭都护府,在此置烛龙军,后改瀚海军,开元二十一年(733)改置北庭节度使, 以伊西北庭节度使例兼都护,故亦称*北庭,统辖天山以北诸游牧部落。贞元六年(790)地入吐蕃。 庭州 庭州唐地方行政区名。贞观十四年(640 )西突厥叶护阿史那步真举可汗浮图城降唐,寻为处月俟斤所夺。十六年(642 )郭孝恪破西突厥乙毗咄陆可汗,夺处月俟斤所居之可汗浮图城,因置为庭州。一说贞观十四年(640)取可汗浮图城置。地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后堡子古城。下领金满(后庭)、蒲类、轮台、西海四县。金山都护府、北庭都护府、北庭大都护府、北庭节度使皆与庭州同治,乃唐朝在天山北麓的军政领导中枢。 ☚ 西州 陕西路 ☛ 庭州 庭州古时名城。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护堡子。唐时贞观十四年(640年)在此建庭州城。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设北庭大都护府于此。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改设北庭节度使,驻军北庭城内,至贞元六年(790年)吐蕃攻占北庭,唐朝统治告结束。回鹘西迁后,北庭又称别失八里。元时设宣慰司。现古城遗址平面呈不规整长方形。城墙有内外两重,内城位于外城中部略偏东北,外城周四千五百九十六米,内城周三千米。内外城墙均有马面、敌台、角楼、城门。外城北门外有瓮城,为夯土筑成。城外有护城壕。城内建筑已完全破坏,仅存有三处残墙基,九处残基址,其中两处为佛寺的基址。由出土文物看外城建于唐贞观年间,内城建于高昌回鹘时期。 ☚ 伊犁 交河 ☛ 庭州见“金满城”(1476页)。 庭州唐贞观中平高昌后,于西州北置庭州,治所在金满县 (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破城子)。后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