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而不刿lián ér bù guì有棱角而不割伤人。比喻为人廉正宽厚。《礼记·聘义》:“廉而不刿,义也。”孔颖达疏:“廉,棱也;刿,伤也。言玉体虽有廉棱而不伤割于物,人有义者亦能断割而不伤物,故云义也。”《老子》五八章:“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 廉而不刿lián ér bù guì玉虽有廉棱,而不割伤别的东西。比喻人的廉洁而不伤物。“廉”,厅堂的边,引申为棱角;“刿”,割伤。《礼记·聘义》:“君子比德于玉,廉而不刿,义也。”疏:“廉,棱也;刿,伤也,言玉体虽有廉棱,不伤割于物,人有义者,亦能断割而不伤物。”《老子·五十八》:“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 廉而不刿lián ér bù ɡuì有棱角但不伤人伤物。比喻品行端正坚持原则,又为人宽厚,不简单粗暴。廉: 廉隅,指棱角,比喻品行方正。刿: 刺伤。 廉而不刿liánérbùguì〔述补〕 有棱角而不伤人。比喻为人刚直而又宽厚。语出《礼记·聘义》:“廉而不刿,义也。”《荀子·不苟》:“君子宽而不僈,~。”《老子》58章:“是以圣人方而不割,~。” △ 褒义。用于形容人的品行。 【近义】刚柔相济 廉而不刿lián ér bù guì《老子》: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廉:堂屋的侧边,引申为品行方正。刿:刺伤,划伤。比喻人品行方正,绝不会伤害人的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