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弗洛伊德及其泛性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弗洛伊德及其泛性论

弗洛伊德及其泛性论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是奥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学家和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出生于一个犹太籍商人家庭。1873年考入维也纳大学医学系学习。188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次年开业行医。此后便开始从事精神病的治疗和研究工作。他提出了一整套心理学理论,创立了精神分析学。1938年纳粹占领维也纳,流亡美国,次年9月23日在伦敦逝世。他创立了以泛性论为基础的精神分析理论,是一个涉及人类心理结构和功能的学说。他把人的心理分为无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部分。无意识是构成心理的本质的中心部分,意识由无意识发展而成,性欲是“原始欲望”的基础,是无意识的动力。认为个人心理可以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层次,个人心理是这三个自我要素的复合体。弗洛伊德认为,性驱力“里比多”是人的一切心理与行为的最基本的动力,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人的性欲和性生活是人的需要、动机、爱情、个性甚至个人成就等一切心理生活的总发源地。个体发展要经历一系列心理—性欲阶段,每个性欲发展阶段在身体上都有一个动情区。第一阶段:口腔阶段。从出生到1岁半,动情区是口腔,婴儿在吮吸奶头时产生快感。第二阶段是肛门阶段,从1岁半到3岁,动情区是肛门,儿童在大小便时感到快感。第三阶段:男性生殖器崇拜阶段,3岁到6岁,动情区是生殖器。这时男女儿童都对生殖器有了好奇心。第四阶段:生殖阶段。人的性机能逐渐成熟,生殖器在生活中拥有无上权利,这时,人将放弃自淫,以一个外在对象代替自身。一般说,如果个人在各个时期、各个阶段上都能顺利地发展的话,便会一步步地达到性成熟。但是,人在性发展中往往会遇到阻力,因而性发展就会发生不协调甚至变态。例如,在一个阶段上的失望会造成一种退却,形成所谓退化现象,性发展便退回到较早,较满意的阶段。一个失望的爱人会回到她幼年时代的母爱记忆之中,陶醉于母爱,或纵情于自恋行为、手淫等等。弗洛伊德把在某一阶段的停顿称为“固置”或“执著”。而这些阻力、退化、执著是造成畸形人格的原因。如,固定或回归于口腔阶段的人格称之为“口腔的人格”,这种人格的特征表现为:过度依赖、不现实而富于幻想,喜欢做和嘴巴有关的各种活动,如惯于吮吸拇指和咬指甲盖、好吸烟、贪食等,同时造成各种性异常现象,如“自恋”、“同性恋”等等,如果采用变形的方式,通过一些心理自卫机制来表达自己的性欲时就造成各种类型的精神病。例如性倒错、性虐待狂、被虐待狂、异性装扮癖、恋物癖、恋童癖、暴露癖等等是由于“性对象”和“性目的”方面的失常引起的性变态心理。弗洛伊德的理论也第一次对神经症等心理疾病的病因进行了心理学的探讨,使人们的注意力从外部转向了人的内心的研究。他创立了精神分析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自由联想、变向分析、移情和阻抗。弗洛伊德不仅用生物本能的“泛性论”解释人的心理变态和精神失常现象,而且,还用来解释个人、文化和社会现象,试图揭示和解释社会发展的规律。西方学者把这一学说当作说明个人行为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腐朽现象的理论和方法论,广泛用于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伦理学和文化研究领域,形成了弗洛伊德学派,影响很大。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和治疗方法至今已被称之为经典的心理分析理论和方法。早在弗洛伊德在世的时候,他的两大弟子——阿德勒和荣格就已对他的理论提出了修正。以后,利文、荷妮、弗洛姆及艾里克森等人也对他的学说提出新的修正,迄今已发展出许多新的分支。弗洛伊德关于人的性心理发展历史及性心理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的理论集中体现在他著名的《性学三论》——《性变态》、《幼儿性欲》和《青春期的改变》之中。

☚ 5.9 性科学人物与著作   霭理士 ☛
0000155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25 1: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