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次 依次逐(逐一;逐次) 递(递次) 次(取次;以次;按次;揆次;循次;俟次;待次;资次;番次) 节节 顺着次序:顺(顺序;顺次;顺绪;按顺序) 挨(挨次;挨个儿) 循序叙次 式序 式叙 按次第 依照次序:修序 依照自然的次序:随序 按年龄大小分先后次序:分班序齿 逐个,依次:巡 (按照次序:依次) ☚ 次序 排行 ☛
补缺2 补缺2补(补任;补职;补署;补复) 选补官员:铨补 补任实缺:补实 挑选补官:挑补 提拔补官:拔补 官吏升级补缺:升缺 升补 迁补 官吏授职后按照资历依次补缺:需次 待次 顶替补缺:顶补 分配填补:配填 等待递补缺额:候补(~委员) 官吏候补,等待依次补缺:须次 经过考试或考察后补缺:试补 因祖先功勋而补官:荫补 子孙按父祖之功绩而补官:随荫 (补充缺职:补缺) ☚ 再度任职 不称职 ☛ 待次dài cì官吏依次候补缺位。《宋史·吕大临传》:“~~之吏,两岁不调。” 待次(1)宋代选人改为京官后须编成甲次等待引见, 方能赴任, 称为待次。(2)官员等候补阙亦称为待阙,也可称为待次。 待次❶凡选人依名次等候磨勘引对改官或文武官到部后依次等候铨选差注者,均属“待次”,“待次”进至“待阙”方能“填阙”,离上任更远。待次期间,官员无俸禄。《历代奏议》卷162《胡寅上奏》:“增待次之除。”《宋史·选举志》4:“选人应改官,必对便殿。旧制,五日一引,不过二人。至是,待次者多,有逾二年乃得引。” ❷“待阙”或称“待次”。《西台集》卷11《与李门下侍郎》:“去岁归自吏部,授阆州阙,还汝〔州〕待次。” ❸广南、广西二路,许曾经获两次荐选的举人,于本路转运司试刑法,合格者注授摄官,亦称“待次”,摄官两任无过犯,赐以正除(《宋史·选举志》4《远州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