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徐州琴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徐州琴书 徐州琴书曲艺曲种。原名“扬琴”、“丝弦”,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改现名。起源有多说。一说与山东琴书同源,是曹州的琴书流入徐州后,与当地方言和苏北小调结合发展而成。一说源于河南,是河南曲子流入徐州后形成。也有认为源于曹州的琴书,而在形成过程中曾吸收河南曲子的曲调。初为农村农闲时的自娱活动,围桌坐唱,唱小曲,联曲体。曲调有〔凤阳歌〕、〔垛子板〕、〔满江红〕等。约清末出现职业艺人,并形成“六大门户”,代表不同的表演风格,音乐曲调也演化为以板腔体为主。基本板式有慢板和流水板两种。传统曲目多为长篇,有《王天保下苏州》、《张廷秀赶考》、《借年》等。 ☚ 山东琴书 四川扬琴 ☛ 徐州琴书 徐州琴书又名苏北琴书、唱扬琴。20世纪50年代中期采用现名,由徐州方言演唱,流行于以徐州为中心的江苏、安徽北部和山东、河南部分地区。演出形式为单档、双档两种,以男女双档较为常见,女演员左手持檀板、右后敲扬琴主唱并做手势表演; 男演员以坠琴伴奏,伴奏乐器还有软弓京胡、二胡、板胡、筝、檀板、瓷碟等。有少量对答性唱句。唱腔以〔凤阳歌〕、〔垛子板〕为基本曲调,也采用一些丝弦曲牌。传统节目有《王天保下苏州》、《打蛮船》、《张廷秀赶考》、《吕洞宾戏牡丹》、《水漫金山》、《包公案》、《杨家将》等。
☚ 扬州清曲 独角戏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