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徐庾体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徐庾体

徐庾体

南朝梁徐摛、庾肩吾两家父子的诗风和文风。《周书·庾信传》: “时(庾)肩吾为梁太子中庶子,掌管记,东海徐摛为左卫率,摛子陵及信(肩吾子)并为抄撰学士,……文并绮艳,故世号为‘徐庾体’焉。”其诗文讲究骈偶,崇尚绮靡,词藻华美,内容空虚,是宫体诗和六朝骈文的主要代表。但庾信入北周后作品风格发生变化,成就较高。

☚ 宫体   玉台体 ☛
徐庾体

徐庾体

指南朝梁徐摛、徐陵父子和庾肩吾、庾信父子的诗文体制风格。《北史·庾信传》称:庾信“父肩吾为梁太子中庶子,掌管记。东海徐摛为右卫率,摛子陵及信并为抄撰学士。父子在东宫,出入禁闼,恩礼莫与比隆。既文并绮艳,故世号‘徐庾体’焉”。徐、庾两对父子此时的诗歌,多为奉旨应制之作,内容贫弱,是一种专事辞藻的宫体诗,所以《隋书·文学传序》说:“梁自大同以后,雅道沦缺,渐乖曲则,争驰新巧。简文湘东,启其淫放,徐陵庾信,分路扬镳,其意浅而繁,其文匿而采,词尚轻险,情多哀思。”四人中,庾信后来出使西魏,因梁亡,被迫羁留长安,历仕西魏、北周,正是这一生活的变故,使其诗文风格由绮靡转为刚劲苍凉,体现了南北文学合流的趋势,成为南北朝最后一位优秀诗人。其馀三人有社会价值的好作品不多。

☚ 玉台体   二绝 ☛
徐庾体

徐庾体

南朝梁代徐摛、徐陵父子和庾肩吾、庾信父子的诗风、文风。《周书。庾信传》载:“时(庾)肩吾为梁太子中庶子,掌管记,东海徐摛为左卫率,摛子陵及信并为抄撰学士……文并绮艳,故世号为徐庾体焉。”徐摛、庾肩吾以写艳体诗著称,为简文帝萧纲赏识。徐陵、庾信早年仕梁,诗风继承父辈,也创作了不少艳体诗。后庾信出使北方,被留于北周,诗风变化,转为苍凉刚健,但重辞藻、用典多的特点仍然保留。徐陵、庾信所作骈文,更为丽逸,讲究用典,但因过份拘泥典故,影响文气的流畅。

☚ 宫体诗   玉台体 ☛
徐庾体

徐庾体

指南朝梁诗人、辞赋家徐摛、徐陵父子和庾肩吾、庾信父子的诗文风格。《周书·庾信传》曰:“时(庾)肩吾为梁太子中庶子,掌管记,东海徐摛为左卫卒,摛子陵及信(肩吾子)并为抄撰学士……文并绮艳,故世号为徐庾体焉。”徐摘、庾肩吾皆为梁后期诗人,并以写艳体诗闻名。徐陵与庾信早年仕梁,诗风亦继承父辈,比较靡丽,且多用典。徐陵后来仕陈,继续写作艳体诗。庾信则因出使北方羁留北周,后期诗风颇有变化,苍凉刚健,非陵所及。但重辞藻、喜用典的特点,与徐陵仍有相似之处。就骈文而论,则专指徐陵和庾信两人。二人文章讲究用典,以致影响行文的流畅。蒋士铨说:“唐四六毕竟滞而不逸,丽而不遒。徐孝穆(徐陵)逸而不遒。庾子山(庾信)遒逸兼之,所以独有千古。”(《评选四六法海·总论》)此论虽有过当之处,但评徐、庾的共同点及其高下颇为公允。在辞赋创作方面,四人中除庾肩吾没有赋作传世外,其余皆有(包括残篇)。而传世作品最多、成就最高者是庾信。其赋今存15篇,其中《哀江南赋》是他的代表作,也是南北朝时期最著名的赋作之一。此赋体制庞大,内容丰富,真实地描写了当时的重大政治事件,抒发了作者的故国之思及对乱离中人民的深切同情,是一篇生动的梁代兴亡史和作者自传史。另有《枯树赋》、《竹杖赋》、《小园赋》、《伤心赋》等抒情小赋,感情真挚,清新可爱,也是传诵的名作。杜甫评论说:“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戏为六绝句》);“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咏怀古迹》)。庾肩吾有《庾度支集》,庾信有《庾开府集》,徐陵有《徐仆射集》。

☚ 皋朔   唐赋 ☛
徐庾体

徐庾体

南朝梁徐摛、徐陵父子和庾肩吾、庾信父子的诗风。《周书·庾信传》:“时 (庾) 肩吾为梁太子中庶子,掌书记。东海徐摛为左卫率。摛子陵及信,并为抄撰学士……文并绮艳,故世号为徐、庾体焉。当时后进竞相模范。”他们的创作,内容空泛,缺少真情实感,但声韵和谐,对偶工整,词藻华美,风格绮丽。如庾信《咏怀》、徐陵《秋日别庾正员》诸作,在音律、对偶及辞藻方面,都初步具备了唐律之形式体格。

☚ 宫体   玉台体 ☛

徐庾体

指南朝梁徐摛、徐陵父子与庾肩吾、庾信父子的诗风、文风。《周书·庾信传》:四人“文并绮艳,故世号为徐庾体焉。”

徐庾体

徐庾体

指南朝梁徐摛、徐陵父子与庾肩吾、庾信父子的诗风文风。徐庾二家父子赋诗为文,表现出共同的绮艳风格;而且,他们的作品大都是应制之作,缺少丰富深刻的内容。世人即把他们这种华艳轻靡的宫体文学称为徐庾体。其中庾信自出使西魏之后,作品风格有所变化。

☚ 齐梁体   隋唐五代文学 ☛
徐庾体

徐庾体

指南北朝时期山东作家徐摛、徐陵父子与庾肩吾、庾信父子的诗文风格。唐元稹为杜甫作墓志铭,曾概括“徐庾”的特色为“流丽”,这是就诗歌而言的。就骈文而论,则专指徐陵、庾信两人。他们讲究用典,文风丽逸,但由于过分拘泥于典故,有时个别文句欠通顺,影响了文章的流畅、自然。清蒋士铨说:“唐四六毕竟滞而不逸,丽而不遒。徐孝穆(徐陵)逸而不遒。庾子山(庾信)遒逸兼之,所以独有千古。”(《评选四六法海·总论》)这段话虽有推崇过当处,但指出了他们的共同特点,并且指出庾信骈文胜于徐陵,则是比较公允的。

☚ 徐孝嗣   徐孝穆集 ☛

徐庾体xu yu ti

Style of Xu and Yu,a style of poetry which was named after Xu Qin and his son Xu Ling,Yu Jianwu and his son Yu Xin of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23 21:4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