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平则气和
心平则气和是指人在对待外在的人和事时,若能淡泊宁静,则能有助于身心健康,并能改善和适应自己所在的社会和家庭中的人际关系,从而也有益于周围的人。心平气和与那种牢骚满腹、长吁短叹或多愁善感、自我封闭以及动辄不满、愤怒的心理是相反的。心平气和的人常常比处于消极情绪中的人更能理解社会和他人,也更能接受自己所经受的挫折和失败,接受人生的平凡和不足。因此也具有更高的适应性。事实上,在人的生活中,各种挫折和失败等不愉快的事情是难免发生的,而进入老年,面临着退休,儿女成长离家后的孤寂、年老及死亡、丧偶等重大变化,实质上进入了人生中另一个多事之秋,因此若缺乏心理准备,过份情绪波动,如忧郁、悲观绝望、愤怒等不仅于事无补,反而损害身心健康,削弱个体承受这些突变的能力,导致心理衰老、身心疾病或纯身体疾病等情况出现。因此在老年期,心平气和,平静地面对人生的一切遭遇,接受一切不顺利,并平静地面对衰老和死亡,对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是极为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