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的维度qingxu de weidu
情绪结构中的最基本方面。情绪维度研究的目的在于简化情绪的分析。最早研究情绪维度的是德国的冯特,他于1896年提出情绪的愉快和不愉快、兴奋和沉静、紧张和松弛等三个维度。铁钦纳则反对冯特的三维学说,主张情感只有愉快和不愉快一个维度。本世纪50年代,美国的施洛伯格(H.Sohlosberg)根据面部表情研究情绪的分类,提出情绪有快乐一不快乐、注意一拒绝等两个相对独立的维度,并用这两个构成直角的维度,画出一个椭圆形的平面,其中快乐—不快乐这个轴长于注意一拒绝这个轴。后来,他又增加了垂直于这个椭圆平面的第三个维度,称为激活水平,即强度维度。这样就可以区分位于椭圆平面的同一点上,强度不同的各种情绪在垂直线上的位置也不相同。其后,美国的弗里达(N. H. Frij-da)通过因素分析,发现情绪有愉快—不愉快、睡眠—紧张、注意—拒绝、简单—复杂、社会评价、惊奇等6个维度。虽然人们对情绪维度的认识尚不统一,但有关情绪维度的理论对认识情绪的特性是有帮助的, 并有助于编制情绪测量工具。

施洛伯格情绪三维模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