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气自如形容神态自然、镇定如常。《明史·唐顺之传》: “从者咸惊呕, 顺之意气自如。” ●《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率军击匈奴,被匈奴大军围困,伤惨重,且箭又射完,“会日暮,吏士皆无人色,而广意气自如: 益治军,军中自是服其勇也。” 意气: 意志、气概。自如: 自然如常。李广率军北伐,在矢尽粮绝的情况下,面对匈奴的包围,仍然从容地指挥军队。 意气自如yì qì zì rú形容意态和气概非常自然。《史记·李将军传》:“吏士皆无人色,而广(李广)意气自如,益治军事。” 意气自如yìqì-zìrú意气:神情。自如:自然,无异常时。形容在危难面前或特殊场合,神情与平时一样,镇定自然。参见“面无人色”。 意气自如yì qì zì rú形容神态镇定自然,完全像平时一样。也作“意气自若”。 意气自如yìqì-zìrú〔主谓〕 意气,意态、气概;自如,如常。形容神态十分镇静,如同平常一样。《史记·李将军列传》:“会日暮,吏士皆无人色,而广~,益治军。” △ 褒义。用于表现在危困或意外时的神态。 【近义】泰然自若 〖反义〗大惊失色 驰魂夺魄 惶恐不安 六神无主。 也作“意气自若”。 意气自如yì qì zì rú意气:意态,气概。自如:像平常一样。形容遇事不慌,从容镇静,像平常一样。也作“意气自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