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酒楼初译禁酒楼。天津教案发生后,各国军舰不时驶入海河,为避免外国水兵酗酒滋事,地方教会特意为水兵安排了戒酒会、茶会以及其它娱乐项目。最初多借用私人房屋或老合众会堂,后因不敷使用,靠自愿捐助,在英租界海大道(今营口道至开封道之间的大沽路)循道公会附近修建一座戒酒楼。水兵可在此进行各种游戏,也可阅读书籍、报纸,或进入放有“迷人的东西”的房间;同时还要为每艘即将驶离的舰艇组织欢送音乐会。每个登记的会员每月交纳25分钱作为戒酒楼的日常经费。水手们对此活动十分满意,有的还编写许多小段戒酒歌,后被辑录成《华北戒酒会作曲家》小册子。戒酒楼活动的组织者有英国人惠特里及威斯吞小姐等。后来各国军舰陆续驶离天津,戒酒楼经重新修建,改作他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