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和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和 ❶ 中庸之道的主要内涵。 儒家认为能“致中和”,则天地万物均能各得其所,达于和谐境界。《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东观汉记·张纯传》:“谦俭节约﹐闺门中和。”{唐}{权德舆}《奉和圣制中春麟德殿会百僚观新乐》:“大乐本天地﹐中和序人伦。”{清}{赵翼}《安宁州汤池》诗:“性真抱中和﹐元气葆温燠。” 指元气。《太平经·和三气兴帝王法》:“元气有三名﹐太阳﹑太阴﹑中和。”{北周}{庾信}《道士步虚词》之四:“中和炼九气﹐甲子谢三元。” (1)指相当量的酸和碱互相作用生成盐和水。(2)指抗毒素或抗毒血清跟毒素起作用,产生其他物质,使毒素的毒性消失。 (3)指物体的正电量和负电量相等而不显带电现象的状态。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