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耙dǎbà反悔,变卦:今天,瓜籽拿来了,他又要~,这哪还有一点儿贫下中农的样子。(《西瓜今日甜》)∣你说话不算数啊?怎么没几天就~了?(汪玢玲 李少卿《长春市民俗方言志》) 打耙dǎ pá不履行诺言;借故推辞。〔例〕到了真往外拿钱的时候,有些人又打耙了。(晚92.2.29)∣哎,咱们昨儿不是说好吗?怎么?想打耙怎么着。(网150)∣“港商到底想不想要那幅画儿了?”姓刘的跟他装孙子”。“人家‘打耙’了。说那幅画是假的。(款275) 打耙一1026动变卦;改口;说了话不认帐。⑴东北官话。东北。张震《哑女出嫁》:「娘啊,可说下不光办理结婚证,你还得立个合同别~。」⑵北京官话。北京〖 〗。咱说了算,不带~的‖有字儿在,他打不了耙。   打耙dǎ pá说了话不认账,改口。如:咱说了算,不带~的。/有字儿在,他打不了耙。 打耙dǎ pá方言。❶指做酱时,用酱耙搅和酱缸使之均匀:自己下的酱要天天~才行。 ❷指做事或应喏之后又反悔:签订合同的事儿,想~也不成。 ❸指掺乎,插手:人家的事儿你少在里面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