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召★★★ 01186名

shào ❶名周朝诸侯国名,在今陕西凤翔一带。 ○❷名姓。另见zhào。 召 1 zhào 动呼唤;叫人来。号召|召唤|召集|召开会议 召 2 zhào 名蒙古语音译。寺庙,多用于地名。乌审召|罗布召(均在内蒙古)。用法说明㊀“召”字表示以上意义时统读 zhào,不读 zhāo。㊁上边是“刀”,不是“⺈”。由“召”构成的字有“沼” “招” “绍” “苕” “照”等。另见shào。
字源解说 “召”是“招”的本字。刀,既是声旁也是形旁,疑是“匕”即“匙”的误写。召,甲骨文 = (双手)+ (匕,酒匙)+ (酉,酒坛),表示主人手持酒匕为客人打酒。有的甲骨文 用“口” (盛器)代替“酉” ;再加 ,像主宾双方 相对坐在席子 上。简体甲骨文 省去双手和主客对坐的形象 ,并将酒匙“匕” 写成“刀” 。造字本义:打酒添食,招待客人。金文 加“夕” (肉食),表示用酒肉招待客人,将甲骨文字形中主宾对坐在席子上的形象 写成不知所云的 。简体金文 、篆文 承续简体甲骨文字形。隶化后俗体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当“召”的“招呼”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手”另造“招”代替。 附 文言版《説文解字》:召, 也。从口,刀聲。 附 白话版《说文解字》:召,呼叫客人享用酒食。字形采用“口”作边旁,采用“刀”作声旁。 引申线索

【字族索引】 召 刀
【同音字】 shào zhà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