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发商品购进审计
对商业企业从生产厂家或商业部门整批商品购进业务的审核、稽查。其审计的目的在于证实购进业务的合法性、合理性和记录的正确性。其审计的程序一般是: (1) 购进环节内部控制制度的审查,旨在了解制度是否存在以及制度的功能,并对制度作出评价; (2) 以对制度的评价为基础,抽查购进业务,从订货合同到收货、付款、入库直至记入“库存商品”帐进行审查,了解购货的品名、规格、数量、价格、交货日期等是否符合合同的规定,查明付款金额、到库数量、入库的会计记录是否正确; (3) 着重对“在途商品”总帐和明细帐进行审核,核实购进的帐务处理正确性,特别要审查已付款而未到库的购进业务,以保证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4) 对“应付购货款”进行审查,检查入帐金额、记录及付款的情况; (5) 对购进业务中发生的非正常的业务情况,如退补价问题、退货问题、不合规格的商品折让价款的确定问题、拒付商品的管理问题,在审计中也应给予充分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