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恩堂元吴密,明蹇义(宜之)、杨子勖、邹逢春、宋徽,清恩锡室名。承恩,蒙受恩泽。《史记·佞幸列传赞》:“冠鸃入侍,傅粉承恩。”唐杜甫《丹青引》:“开元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南薰殿。”明王直为蹇义作《承恩堂诗序》:“宣德八年二月,少师吏部尚书蹇公新赐第成,诏公移入居之。大官供具,教坊设乐,公卿大臣往落焉。公感上恩德,而思图报于无穷,乃名其堂曰‘承恩之堂’,示不忘也。”(见《抑庵文后集》卷三五) [附目]元许有壬为吴密作《承恩堂记》(见《至正集》卷四三),明杨士奇为蹇义作《承恩堂记》(见《东里续集》卷二),又王直为杨子勖作《承恩堂记》(见《抑庵文后集》卷一),又黄仲昭为邹逢春作《承恩堂记》(见《未轩文集》卷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