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人 拯救人拯救他人:活物 活人 拯救世人:救世 济世 济代 治理国家,拯救民众:经世济俗 拯救饥饿和危急中的人:救饥拯弱 扶助拯救陷于危难中的人:扶危救难 扶危拯难 拯救处于危难中的人或动乱中的国家:拯溺扶危 拯溺救危 拯溺救焚 拯危扶溺 拯危济困 拯焚救溺 拯救将死的人:救死 平定混乱,拯救将要灭亡的人或国家:戡乱定倾 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拯救他人:舍己救人 把人从苦难中拯救出来:救苦救难 把老百姓从深重的灾难中拯救出来:救民水火 救民于水火 ☚ 拯救 拯救国家 ☛ 拯溺救焚zhěn nì jiù fén拯救溺水者、被火烧者。引申为解救危急。《温病条辨·叙》:“譬如拯溺救焚,岂待整冠束发。” 拯溺救焚zhěnɡ nì jiù fén拯救落水的和被火烧的。指救助危难者。也作“救焚拯溺”、“救火拯溺”。 拯溺救焚zheng ni jiu fen溺:被水淹。焚:被火烧。拯救他人于水深火热之中。即从危难中解救他人。多指将人民大众从水深火热中解放出来。 【近】济困扶危除暴安良 【反】为虎作伥助纣为虐 拯溺救焚zhěngnì-jiùfén〔并列〕 溺,落水者;焚,困在火中的人。比喻救人于危难。语本汉·王充《论衡·自纪》:“救火拯溺,义不得好;辩论是非,言不得巧。”唐·李渊《受禅告南郊文》:“臣恭守晋阳,驰心魏阙,被首濡足,~,大举义兵,武宁区宇。” ※ 溺,不读作ruò。 △ 褒义。多用于描写扶危济困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