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推拿与穴位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推拿与穴位 推拿与穴位穴位又称穴、腧、气穴、孔穴、穴道等,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之处,也是推拿手法作用之所。目前公认的十二经脉、任脉和督脉(十四经)的穴位有361个。不属于十四经范围而有明确位置和穴名的称为“经外奇穴”。一般说来,在上述穴位处,均可用某种推拿手法或某些推拿手法。此外,中医推拿在发展过程中,还逐渐形成了自成体系的“推拿特定穴位”。根据穴位的形状,又可以分为点状穴位、面状穴位和线状穴位。从文献记载来看,点状穴位的历史最为悠久,而面状穴位和线状穴位出现较晚。有的线状穴位是从点状穴位发展而来,如天河水。在面状穴位和线状穴位中,绝大多数为推拿特定穴位。在点状穴位中,既有推拿特定穴位,又有经穴、经外奇穴。《素问》和《灵枢》记载了在“背俞之脉”和“侠脊之脉”可用按法,但没有具体说明什么病症按摩那一个穴位。在现存的古代医学文献中,最早提到具体的穴位与推拿之间关系的是晋代葛洪所写的《肘后备急方》,它记载了在人中穴、龟尾穴和脐上三寸(建里穴)等处进行推拿,治疗卒中恶死和卒腹痛等症。其中,人中穴为督脉穴位,脐上三寸 (建里穴)是任脉穴位,而龟尾穴可以算作是最早的推拿特定穴位。后来,由于推拿的不断发展,手法逐渐增多,除了按法和摩法以外,还增加了其它多种手法。按法有可能作用在一个点上,如指按法。而摩法,尤其是掌摩法,它必然是作用在一个面上。擦法,则从一端到另一端,它作用在一条线上或一个条形的区域。由于手法的复杂和增多,以及在治疗某些病症时,因采用了在一些面上和线上进行推拿而取得了明显的疗效,并且这种疗效反复被临床所证实,这就使古代医学家认识到面状穴位和线状穴位的存在。而推拿特定穴位的发展,也促使了推拿手法的复杂多样。几乎在所有的经穴上都可以用推拿手法治疗,有些穴位禁用针刺,但是却可以用适当的推拿手法。有时以指代针,用手指按压掐揉穴位,可以起到与针刺穴位相似的效果,如在合谷穴用按法治疗头痛就是如此。由于推拿手法多种多样,对穴位作用的方式比针刺或灸要复杂得多,因而,即使在同一穴位上应用推拿手法与应用针灸,两者所起的作用也就不一定相同。而对于某一个具体的穴位来说,推拿的作用又可以由于手法的刺激频率、持续时间、深浅度、刺激的方向和角度不同而有差异。推拿对穴位所起的作用,也可因手法操作者的功夫高低及技术优劣而不同。以下举例说明推拿这些穴位的作用。 ☚ 小儿推拿 推拿特定穴位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