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面失色yǎnmiàn-shīsè掩:遮盖。遮住脸不敢看,脸色都变了。形容十分惊慌害怕。 掩面失色yǎn miàn shī sè捂着脸变了脸色。形容极其惊慌害怕。 掩面失色yǎnmiàn-shīsè〔偏正〕 遮着脸孔,变了颜色。形容惊惶害怕。《三国演义》75回:“(华伦)用刀刮骨,悉悉有声。账上账下见者,皆~。” △ 用于描写人的表情神态。 【近义】惊惶失色 〖反义〗神色自若 重足屏气;掩面失色 重足屏气;掩面失色chóng zú bǐng qì;yǎn miàn shī sè【上】重足:叠足而立,不敢迈步。屏气:屏住呼吸。形容谨慎畏惧的神态。 ◆也作“重足屏息”“重迹屏气”。《宋书· 柳元景传》:“世祖严暴无常,元景虽荷宠遇,恒虑及祸。太宰江夏王义恭及诸大臣,莫不重足屏气,未尝敢私往来。” 【下】掩:遮住。失色:因恐惧而变了脸色。指掩着面孔,变了脸色。形容恐惧之状。《三国演义》七五回:“(华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帐上帐下见者,皆掩面失色。” 【综】不敢动,屏息静气;捂着脸,惊慌失色。一副恐惧的神态。 【例】他们乘着游览车在野生动物园参观,猛然看到有两头狮子昂首奔驰而来,车上的人一下子紧张起来,重足屏气,掩面失色,唯恐车子熄了火,让狮子扑上车来。 ☚ 惩羹吹齑;因噎废食 踌躇不决;进退狐疑 ☛ 掩面失色yǎn miàn shī sè掩:遮住。失色:失去了原来的颜色,即变色。即遮住脸面,变了颜色。形容非常害怕的神情。 |